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

“关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8:21:44

(二)我县城乡劳动力就业主要是以劳务输出为主。根据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中,跨省区就业劳动力占69.08%,且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江浙、东北、天津、北京等地;本省内就业的劳动力占30.92%,主要是在武汉和本市、县区域内就地就近就业。

(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等工作力度的加大和各项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的陆续开工,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加上公益性岗位、社区灵活就业吸纳大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有所增加。

(四)劳动力转移就业以体力型为主,收入增加不明显。尽管近年来我县劳动力培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因资金缺乏,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只能停留在一些简单,费用小的初级工种培训上,对技术含量高的培训专业和市场紧缺专业不能开展培训,因此导致城乡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技能素质较低,外出务工还是以体力型输出为主,影响了他们的收入。

(五)一些用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底、拖欠职工工资及社会保险的企业用工紧缺,还有一些小企业存在着招工难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21.05万人,各类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及其它行业共计可提供用工岗位达10万个,目前本县城乡劳动力已就业的达9.72万人,不含外来就业0.37万人,虽能基本满足县内各类工业企业、其他用人单位及季节性用工的需求,但总体上还存在着就业不充分的问题。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原因

据调查研究,随着工业企业的经营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自身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人力资源结构的偏低及其它原因是导致企业“用工荒”和“民工荒”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因素。

(一)就业观念陈旧。一是我县是个农业大县,地处丘陵山区,灌溉条件好,旱涝保收,不愁吃穿。长期以来,受传统“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岗位不愿去做;二是因自身缺乏劳动技术技能,在外缺乏劳动竞争力,难以找到合适的且工资收入高的工作;三是部分企业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且工资待遇底,导致部分城乡劳动力不愿到类似企业务工;四是新生代农民工因对物质要求较高,生活向城市化方向看起,不愿到企业或工厂一线从事体力工作。

(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三差”是影响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道坎。一是“基础建设功能差”。我县人力资源市场虽位于县城中心区域,城乡劳动力前来获取用工信息、求职方便,但因基础条件差、功能不配套、作用发挥少,不能很好地适应城乡统筹就业的需求,于国家提出的劳动力市场“新三化”还有差距,难以发挥“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功能;二是“工作人员服务差”。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工作人员全部为兼职,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主动性差,使有限的劳动保障服务功能与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劳动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三是“就业信息传递差”。现有劳动力市场信息尽管已实现覆盖县、乡镇,但运行不规范,企业用工信息和技能培训信息还没有实现充分的共享,传输渠道不畅,难以为城乡劳动力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就业培训实用性不够强,缺乏吸引力。企业用工需求和今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缺乏总体把握和预测,无前瞻性、指导性的整体培训规划。

一是一些培训机构为完成培训指标,存在应付办班的倾向,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内容单调,缺少有特色、有出路的培训,“订单、定向”培训不多,针对性较差,培训与就业存在一定的脱节;二是县内培训资源分散,尽管数量不少,却缺乏具有一定品牌和规模的培训机构,难以形成培训的合力;三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人才战略目光,不愿在培训员工上进行投资,致使培训缺乏吸引力。

(四)城乡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困难多。城乡劳动力尤其农民工的文化技能、素质状况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难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一是企业需要高科技人才;二是企业又缺乏留住高科技人才的环境和待遇;三是大批农民工、改制企业的失业人员中,大部分年龄偏大,且技能偏低的占有较大比例,难以被企业招用。

(五)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和维权意识弱。外出务工人员中,由于文化素质不高,绝大部分务工人员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务工盲目性大,追求短期利益严重,企业也不愿接受这些打工“游击队”。

(六)社会歧视、政策不公现象依然存在。虽然目前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限制逐步放宽,但在实际中,农民工在就业、生活、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依然没有享有应有的待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七)劳务输出品牌规模小,影响力不大。目前,我县虽然先后打造了“大悟建工”、“大悟纺织”、“大悟缝纫”、“大悟技工”等劳务品牌,但是不论是从总体规模还是实际效果来看,都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叫得响、影响大的劳务品牌,制约了劳务输出向深度、广度发展。

四、建议及措施

针对劳动力资源和用工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就实现我县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对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的资金投入。从总体上看,我县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把劳动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辅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推动研究和解决我县广大劳动者就业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方案,确保就业工作全面、高效运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就业良好氛围。一要开设经常性的咨询服务电话,解释答复有关就业再就业政策问题;二要通过广播、电视、电子屏、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把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各类用工单位;三要继续树立和宣传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企业积极吸纳就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帮助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狠抓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技能差”是一季度全国出现招工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县也不例外。因此,一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进一步健全培训机构,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二要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针对性;三要创新以企业需求为目的,以“订单、定向”为主体的培训新机制;四要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五要引导企业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实现培训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四)强化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一是加大职业指导力度,提供服务质量,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建立信息网络,解决“信息差”的问题,实现就业信息广覆盖、实时共享和方便快捷,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信息服务;三是建立就业“春风行动”的长效机制,为农民工提供爱

心、便捷服务,最大限度的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在配臵劳动力资源中的基础作用。

(五)营造良好氛围,吸引创业人员“回乡创业”。把“走出去”和“返乡创业”相结合,树立“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致富一地”、“放出小鸟,引回凤凰”、“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结合我县实际,鼓励支持返乡创业者将在外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经验技术和淘到的“金”带回来,支持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

(六)加大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按照国家推行的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积极做好维权工作。一是加快解决建筑等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落实《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工时、休息休假的规定。三是严格推行就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持证上岗,签订劳动合同的务工人员应积极为其创造条件纳入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范围。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虽然任务艰巨,工作量大,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乡镇一如继往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将继续转变作风、克难奋进、不懈努力,力争使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上规模、上档次,树立我县劳务输出“品牌”,将我县建设成为孝感市劳务输出基地县之一。

大悟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二)我县城乡劳动力就业主要是以劳务输出为主。根据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中,跨省区就业劳动力占69.08%,且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江浙、东北、天津、北京等地;本省内就业的劳动力占30.92%,主要是在武汉和本市、县区域内就地就近就业。 (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等工作力度的加大和各项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的陆续开工,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加上公益性岗位、社区灵活就业吸纳大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有所增加。 (四)劳动力转移就业以体力型为主,收入增加不明显。尽管近年来我县劳动力培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因资金缺乏,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只能停留在一些简单,费用小的初级工种培训上,对技术含量高的培训专业和市场紧缺专业不能开展培训,因此导致城乡劳动力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