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原复习资料(很全)
7、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以上都不是 8、洛克说:“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 ) A.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B.这是感觉论的思想
C.这是认识论中辩证法思想 D.这是认识论中的唯心主义思想
9、“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典型的(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反映论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机械反映论观点 E.唯物主义
1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1、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
A.唯理论 B.经验论 C.先验论 D.反映论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 )
A.人脑的主观创造 B.人脑的客观反映
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体选择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4、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 )
A.主观认识 B.客观对象 C.人的大脑 D .是从事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 15、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
A.主体决定客体 B.客体反映主体 C.主观性原则 D.主体的能动性 16、认识的主体是指( )
A.客观事物的主要部分 B.物质 C.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D.主要的客体 17、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主体的根本属性是( ) A.自然属性 B.认识属性 C.社会属性 D.具有感觉器官、思维器官和实践能力
18、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的追求,认识主体最本质的特征是( ) A.自主性 B.社会性 C.创造性 D.适应性 19、认识的客体是指( )
A.客观事物 B.进入认识范围内的客观事物 C.自然界和社会 D.绝对精神 20、认识的客体具有的属性是( )
A.主观性 B.对象性 C.社会性 D.选择性 21、主体要和客体发生关系是通过( )
A.认识 B.反映 C.实践 D.领悟 2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 )
A.审美与审美对象的关系 B.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C.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 D.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 )
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 C.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D.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特点的统一 2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25、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求知欲望 B.好奇心理 C.社会实践 D.科学兴趣 26、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加工 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C.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27、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28、在下列成对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2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认识客体含义的是( )
A.认识的客体是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认识的客体是客现存在的事物
30、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第一体和第二性的关系 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3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优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