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梳理必修5
指鼓动翅膀
9.绝云气 形容词作动词,直上穿过 .
10.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非 .六、文言句式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译文:南海,是天然的大水池。 2.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 译文: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 3.《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译文:《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4.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句) 译文: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句) 译文: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它。 6.之二虫又何如?(宾语前置句) 译文:这两只动物又知道什么? 7.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 8.而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而它将要飞到哪里呢? 9.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 译文:盘旋(在)蓬蒿丛中。 10.众人匹之。(省略句) 译文:一般人(与)他相比。 1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省略句)
译文: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却并不因此更加奋勉。 1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固定句式) 译文: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飞呢? 13.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固定句式)
译文: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七、名句填空
1.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八、课内文化常识 1.庄子与《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也称《南华经》,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2.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文中应是周制。 3.晦朔: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第一日。 九、与课文有关的成语
1.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2.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陈 情 表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情 2.常在床蓐 “蓐”通“褥”,垫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4.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无靠 二、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行走。
今义:①不可以;②不中用。
①②
2.至于..成立..
①古义:一直到。
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②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古义:蒙受。
今义:①洗澡;②比喻受到润泽;③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 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 6.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奔走效劳。
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7.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苦衷)。
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今义:数量少或事情不重要。 9.臣之辛苦 ..古义:辛酸悲苦。
今义:①身心劳苦;②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 三、一词多义
?
?③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少?
.
1.薄?④不宜妄自菲薄 ?轻视?.
?厚度小??⑤狐裘不暖锦衾薄.
?⑥厚古薄今 ?轻视?.
①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浅薄?.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迫近?.
?
?③卒然边境有急 ?通“猝”,突然?
.
2.卒?④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保持?.
?去世??⑤初,鲁肃闻刘表卒.
?⑥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最终?.
①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终?.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士兵?.
??
奸凶,兴复汉室 ?清除,铲除?3.除?③攘除.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去?.??⑤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清理,修治?.??
蒙拔擢,宠命优渥 ?过分?.?③过
也 ?过错?4.过?④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之 ?责备?.?⑤闻大王有意督过
⑥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 ?经历?.??⑦《过故人庄》 ?拜访?.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经过?.②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超过?.
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授予官职?.②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宫殿的台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