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溶剂中,形成油相(O);按一定浓度将AM(丙烯酰胺)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水相(W)。
在100mL的烧杯中加入50mL的环己烷,置于机械搅拌器中,50℃下恒温,搅拌。用微量进样器加入水相,形成反相(W/O)微乳液。观察体系的电导率变化情况,体系的电导率稳定后,记录电导率[2,11,31,32]。
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能增溶最大水相的Span80~Tween60/有机溶剂体系,在此最佳体系配比下,将水相分别配成含有不同浓度NaAc的溶液,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13]。
整个试验过程是在配有恒温水浴加热、机械搅拌、电导仪测量等装置中进行的。 反相微乳液体系基本配方:由于反相微乳液体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故根据参考文献及前期的预备实验做出了一个基本配方,以供实验时作为参考。
环己烷:5g;乳化剂(Span80和Tween60):lg;AM:水(质量比):1:1;正丁醇:0.1g;
2.2.1 实验步骤
(1)按一定浓度将AM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水相。
(2)将一定质量比(HLB值)的Span80和Tween60分别溶解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配成油相。
(3)在1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的环己烷,安装机械搅拌器,置于50℃下恒温,搅拌。用微量进样器加入水相,形成反相(W/O)微乳液。
2.2.2 乳化剂配比的确定
根据前人经验,反相微乳液聚合所采用的乳化剂主要有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本研究主要以非离子乳化剂Span8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类乳化剂Tween60复配构成乳化体系,选用的乳化剂品种和性质如表2.3所示。
表2.3 乳化剂的品种及其性质
乳化剂 HLB 状态(25℃)
Span80 4.3 黄色液体 Tween60 14.6 黄色粘稠液体
12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表2.4 稳定的反相微乳体系
油相 乳化配比 电导率/μS?cm-1 乳液形态 环己烷 5:5 0.11 黄色均匀透明乳液 环己烷 6:4 0.05 黄色均匀透明乳液 环己烷 7:3 0.16 黄色均匀透明乳液 煤油 5:5 0.18 黄色均匀透明乳液 煤油 6:4 0.12 黄色均匀透明乳液 煤油 7:3 0.09 黄色均匀透明乳液
由表2.4可知,根据其他参考文献,在Span80-Tween60乳化体系的作用下,乳化剂配比为6:4时,反相微乳液体系在聚合反应前后均能保持透明稳定的状态。因此,实验中将Span80-Tween60乳化剂配比为6:4。
2.2.3 最佳油相的选择
反相微乳液聚合中常用的油相可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类,油相的粘度、结构组成及油水比等对微乳液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一是对微乳胶来说,尽管粒子直径远小于乳液发生宏观沉降现象的临界颗粒尺寸,但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乳化体系、油相和单体水溶液三者能否达到较好的化学匹配状态;其二是在微乳胶中,仍不能完全避免发生粒子间的粘并相连,油的粘度稍大,有利于胶乳的稳定;其三是从聚合过程的角度出发,油的粘度和结构直接关系到聚合热逸散的难易,从而影响到产物的分子量和反应的控制等。本文选择煤油、环己烷为油相,以丙烯酰胺、水为乳化单体;探讨不同油相在不同乳化体系中形成反相微乳液体系范围,如表2.5所示。
表2.5 不同油相的乳化性能
乳化 不同油相形成稳定乳液时乳化剂的配比 体系 煤油 环己烷 Span80-Tween60 2:8 ~ 6:4 1:9~9:l
由表2.5可以看出,煤油和环己烷在不同乳化体系的作用下,环己烷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的制备及其稳定性最易于被乳化,形成的稳定反相微乳液范围最大,从乳化难易程度的角度来说,环己烷具有优势,选择环己烷为最佳油相。
2.2.4 水相浓度的选择
根据试验需求,即使在最佳乳化剂配比下,30%AM浓度的增溶水量也比较小;通
13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过对比试验又发现,采用50%AM溶液对水相的增溶量可以有一定的改善。因此水相AM浓度采用50%。
2.2.5 引发剂的确定
选用油溶性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引发剂。
稳定反相微乳液的制备是反相微乳液聚合的前提,通过反相微乳液的制备,寻找到最佳的有机连续相,最佳乳化剂配比,最大增溶水量。
2.3 反相微乳液体系影响因素研究
微乳液体系的稳定性是进行微乳液聚合的关键因素,因此本实验重点考察了体系构成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反相微乳液配方。本试验通过往不同配比
的油相中滴入水相,观察体系由透明变得不透明时的体积就是增溶水量的最大体积。
2.3.1 不同HLB值的影响
在50mL带磨口的锥形瓶,加入环己烷5g,乳化剂Span80,Tween60总质量为1g,正丁醇0.1g。用机械搅拌器搅拌,温度为50℃的水浴环境下改变Span80与Tween60质量比,从而改变HLB值。间隔10分钟滴加水相每次滴入0.l mL,水相由丙烯酰胺(AM)、水构成,其质量比为: AM:水(质量比):1:1。
2.3.2 乳化剂含量的影响
在50mL带磨口的锥形瓶,加入环己烷5g,,正丁醇0.1g。用机械搅拌器搅拌,温度为50℃的水浴环境下,固定HLB值,改变乳化剂总质量,间隔10分钟滴加水相,考察了不同乳化剂含量对水相溶液增溶的影响。
2.3.3 温度的影响
在50mL带磨口的锥形瓶,加入环己烷5g,乳化剂Span80,Tween60总质量为1g,正丁醇0.1g。用机械搅拌器搅拌,固定HLB值,改变水浴温度,间隔10分钟滴加水相,考察了温度对水相溶液增溶的影响。
2.3.4 醇的含量的影响
在50mL带磨口的锥形瓶,加入环己烷5g,乳化剂Span80,Tween60总质量为1g,用机械搅拌器搅拌,温度为50℃的水浴环境下,固定HLB值,改变醇的加入量,间隔10分钟滴加水相,考察了助乳化剂为用量对水相溶液增溶的影响。
2.3.5 加入NaAc的影响
在50mL带磨口的锥形瓶,加入环己烷5g,乳化剂Span80,Tween60总质量为1g,
14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正丁醇0.1g。用机械搅拌器搅拌,固定HLB值,温度为50℃的水浴环境下,间隔10分钟滴加水相,考察了加入NaAc对水相溶液增溶的影响。
2.4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11,13,19,25,33-35]
2.4.1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试验 合成装置图如图2-1:
图2-1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装置图
2.4.2 实验步骤
(1)在四口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等装置。
(2)取30mL Span80-Tween60/环己烷(油相),置于反应器四口烧瓶内。 (3)加入50%AM溶液,加入引发剂AIBN,置恒温水浴中进行反应,观察反应器内的现象。
2.4.3 正交试验设计[36]
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进行正交试验,具体见表2.6,表2.7。表2.6为正交试验的水平和因素:
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