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意识的本质》课后练习
《意识的本质》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
A.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有的意识纯粹是人脑瞎想的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我的幸福公式”登上某网站焦点专题榜,以下是一些网民的“2013+?=幸福”的幸福公式: 网民“天天美食”:2013+物价适宜+放心餐桌=幸福
网民“劳动致富”:2013+找到工作+涨工资+不拖欠=幸福
网民:“难得一笑”:2013+有车有房+环境优美+心情愉悦=幸福 这表明( )
①幸福是人们主观感觉的产物 ②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③人们的幸福源自需求的满足 ④幸福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 ①电脑也会产生意识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5.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①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②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 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6.“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 ) 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7.网络热词“谣盐”取自“谣言”的谐音,意即空穴来风。从哲学的角度看,谣言来自于( )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 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8.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
通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意识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9.在谈到作文的夸张时,李白曾有关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精彩诗句。语文老师在教我们写作文时,也总要求发挥想象力。其实,人的任何想象( )
A.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臆造 D.都来源于人脑
10.宗教是信仰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哪种宗教信仰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和经验塑造的。这一事实说明( )
A.神是人的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11.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飞天”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 ) A.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B.它的内容不是客观存在 C.它来源于文学家的创作灵感 D.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12.人们按照元素有规则的变化进行推论,发现了一些“空位”上的元素,这表明( ) A.有的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
B.有些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自然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映象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西方人的信仰不同
玉皇大帝像 耶稣像 释迦牟尼佛像
材料二 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一只长着羽毛的动物。如果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
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