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8:56:50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

师院附小 王春燕

教学目标:

1、

品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结合相关史实,认识一个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感受《史记》的重要价值,学习其不屈不饶的精神。

2、

学习一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内心独白,感受其描写人物内心的真切、生动,力求学以致用。

课前准备:

了解 李陵事件、宫刑、司马迁的生平故事、《史记》的主要内容及成就 教学过程:

课前积累:

分享自己搜集的有关苦难的名人名言。 (一人展示,领读,跟读) 扼住命运的喉咙——贝多芬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涅卡

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 ——贺拉斯 一、

导入新课

1、 司马迁同样是个勇于面对人生逆境的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2课。

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明白了“发愤”是什么意思?

(遇到困难下定决心、努力、坚持不懈 )

二、核心推进

(一)1、我们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2、请大家打开书本,思考这个问题,划出相关语句,并作批注。 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二)预设: (1) 少年的志向 第一节

年少时他心中有着什么梦想?

听了无数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会怎么样想呢?

(这一切的一切让他心弛神往,十分激动,想用笔写下,让更多的人知道。)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他博览群书,积累丰富的资料。

二十岁那年,司马迁在父亲的要求下,游历全国各地,查访考证,为真实地还原历史而努力。

是的,家乡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司马迁对历史具有浓厚兴趣,从小就立志写史书,因此他饱读诗书、他四处查访,为撰写《史记》积累了丰富、详实的史料。 (2)父亲的嘱托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你们再去读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情景?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自由轻声读)

( 没有完成史书很失落,对儿子满怀希望、寄予厚望;富有历史责任感) 同学们,把你的感受读出来。他会怎样对儿子说呢?

司马迁的父亲临终念念不忘的却是他的史书。这一部史书,是一部华夏文明的记录史,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啊!

听了父亲的嘱托之后,司马迁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什么呢? (我一定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安心;这也是我的一生的愿望,) 学生思考,指名说。

于是他——引读:他每天忙着--忙着--忙着--,每当他累了,倦了,他都会想起父亲临终的嘱托,振作精神继续工作。 (3)人生的价值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理解“飞来横祸”(莫名其妙、突然来临、没有想到) 这飞来的横祸是怎么回事的? 请生简介李陵事件:

司马迁只是说出了真是情况,只是说了几句公道话,就得罪了汉武帝,就要受此酷刑。

受到什么刑法?是一种极型,是对男人人格的侮辱。此时,司马迁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

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迁从此失去了男人的尊严,与那些半人半妖太监为伍了。这真是奇耻大辱啊!所以,司马迁几次想——(生读: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受了宫刑以后,只能窝在家里,因为还没出门就能想象别人嘲笑的情景,甚至夜里常常在恶梦中醒来,汗流浃背,湿透衣裳。所以,司马迁几次想——(生读: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出生书香门第的司马迁受此等侮辱,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子孙后代,整个家族都会因他蒙羞呀,他还有什么颜面见死去的列祖列宗啊!所以,司马迁几次想——(生读: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宫刑使得司马迁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远远超过肉体。屈辱和悲愤深深地折磨着他,他不愿再活下去了。司马迁几次想——(生读: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你能理解此时的司马迁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不如死)

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一句。

可是,此时的他又想到背负着痛苦与耻辱的重压,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司马迁,该怎么办呢?

读读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如果一个人轻易死掉,没有成绩,不作贡献,死了以后就没有记住他;如果一个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人类做贡献,即使他死了,人们依然会记住他,怀念他,就比如说,屈原,韩信??)

齐读这一句。这是司马迁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齐读:

在司马迁看来,如果他血溅墙头,为了摆脱个人的耻辱和痛苦而死的人,就轻于——(鸿毛)

他就?如果他忍辱写下《史记》,为人类传承历史,他就?

我一定要写完《史记》,流传后世,为人类作贡献,这就是司马迁人生的价值。

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勉励自己——

我一定要??,一定要??。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决心很大,百折不挠,)读出你的感受来!

此时,他还想到了什么?

父亲临终的嘱托,鞭策他,“我一定??”

儿时的志向,激励他:“我一定??”

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勉励自己,我一定要引读——活下去,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4)榜样的力量 此时的他,还想到从小听着乡亲们讲述许多古代英雄的故事。

这从他写给好友的书信《报任安书》中,我们可以了解。

出示: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想到这些逆境中发愤图强、有所建树的先人,司马迁心理会怎么想? 所以他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活下!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总结:少年的志向、父亲的嘱托、人生的价值和榜样的力量促使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生接)

这段心理描写,通过司马迁的内心独白,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内心抉择和坚定决心,写得真切、生动,让我们深受感动。我们学习这种写法。我们再来读这一段,走进司马迁的内心。

学生齐读。

6、(出示图片)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此时,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司马迁? (忍辱负重 顽强不屈 为人类着想 伟大) 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

大家看,这种字体就是隶字。隶书外柔内刚,多像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四、拓展延伸

1、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出来的《史记》是一部怎样的史书? 为什么说它是“辉煌巨著”?

抓住 “辉煌巨著”、 “前无古人”、“13年”、“ 52万字”、“毕生的心血”来理解。

在学生交流过之后,补充

出示:《史记》是中国第一本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篇本纪、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十篇表、八篇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一部历史和文学完美结合的史书。

鲁迅曾评价为:(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齐读。

2、《史记》里面有很多生动的故事至今我们还经常聊到,如——

出示:卧薪尝胆、 大禹治水、一败涂地、卧薪尝胆、背水一战、一字千金、纸上谈兵、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明修栈(zhàn)道,暗度陈仓。 推荐大家都来阅读这本司马迁用一生心血写成的书《史记》 3、想象说话:

当司马迁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此时,他心想: 他忍辱负重,他成就辉煌巨著,他的死重于泰山。 五、课后作业: 1、 阅读《史记》

2、 读后感:写下自己学完这篇课文的收获与感想。 板书设计: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少年的志向 辉煌巨著 父亲的嘱托 重于泰山 人生的价值 榜样的力量

搜索更多关于: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 师院附小 王春燕 教学目标: 1、 品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结合相关史实,认识一个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感受《史记》的重要价值,学习其不屈不饶的精神。 2、 学习一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内心独白,感受其描写人物内心的真切、生动,力求学以致用。 课前准备: 了解 李陵事件、宫刑、司马迁的生平故事、《史记》的主要内容及成就 教学过程: 课前积累: 分享自己搜集的有关苦难的名人名言。 (一人展示,领读,跟读) 扼住命运的喉咙——贝多芬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涅卡 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 ——贺拉斯 一、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