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1同步检测:专题综合检测(二)
成分 用量 MgSO4 5 g 葡萄糖 10 g X物质 7 g 蒸馏水 琼脂 1 000 20 g mL 表中X物质最可能作为该培养基的________,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的作用是________。
解析:(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对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等通常采用灼烧灭菌法。(2)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计数。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培养基上只能观察到一个菌落,因此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3)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4)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分析表格成分可知,表中X物质最可能作为该培养基的氮源,培养基中添加琼脂是作为凝固剂,使液体培养基变成固体培养基。
答案:(1)外来杂菌 灼烧灭菌法 (2)稀释涂布平板法 低(少、小) (3)CX酶 葡萄糖苷酶 真核
(4)氮源 作为凝固剂,使液体培养基变成固体培养基 15.[2019·河南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为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和扩大培养某种微生物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土样时,土壤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消毒和灭菌。
(2)进行梯度稀释操作时,若待稀释菌液取1 mL,注入9 mL的无菌水,则该1 mL待稀释菌液被稀释了________倍。
(3)平板浇注法分离指的是将1 mL稀释的样品放于空白的无菌培养皿之后,将冷却到45 ℃~50 ℃的培养基倒入,轻摇混匀、凝固,然后放于恒温箱中培养。从土壤中分离酵母菌和醋酸菌时,可以使用平板浇注法的是________次,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纯化阶段,应对图示培养皿进行划线时接种环取菌液
________次,该培养皿划线完成时接种环共需进行灼烧灭菌________次。
(5)扩大培养阶段,所用培养基是__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解析:(1)要从土壤中分离相关的微生物,所以不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和灭菌。(2)若待稀释菌液取1 mL,注入9 mL的无菌水,则相当于稀释了10倍。(3)酵母菌平板浇注会使部分菌体埋入培养基中,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可以在低氧甚至无氧环境下生存繁殖,而醋酸菌是需氧生物,不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故从土壤中分离酵母菌和醋酸菌时,只需使用1次平板浇注法。(4)划线纯化阶段,图中只有一个培养皿,接种环取一次菌液即可,接种之前对接种环需要进行一次灼烧灭菌处理,图中共划了5个区,每个区划线后均需进行灼烧灭菌,故共灼烧6次。(5)扩大培养常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数量。
答案:(1)不需要 (2)10
(3)1 酵母菌平板浇注会使部分菌体埋入培养基中,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可以在低氧甚至无氧环境下生存繁殖
(4)1 6 (5)液体 16.[2019·广东高二期末]幽门螺杆菌是人体胃内唯一能产生大量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培养幽门螺杆菌所用培养基的配方。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添加量 KH2PO4 1.4 g NaH2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0.0 g 尿素 1.0 g A 15.0 g 蒸馏水 定容至1 L (1)表所示培养基中,A所表示的成分是________,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
(2)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要用________法。
(3)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平板划线法。
(4)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幽门螺杆菌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氨导致pH升高,使指示剂产生颜色变化。菌落周围红色环带越大,表明该菌株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A表示琼脂。该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属于选择培养基。(2)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3)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4)为了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故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该细菌时,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5)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氨导致pH升高,使指示剂产生颜色变化,故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幽门螺杆菌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尿素分解菌利用尿素的能力越强,菌落周围红色环带越大。
答案:(1)琼脂 选择培养基
(2)高压蒸汽灭菌 (3)稀释涂布平板法
(4)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5)酚红 利用(分解)尿素的能力越强 17.[2019·宁夏高二期末]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分解为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
蛋白葡萄KH2PNa2HPMgSO4· 尿素 琼脂 O4 O4 7H2O 胨 糖 15.0 1.4 g 2.1 g 0.2 g 1.0 g 10.0 g 1.0 g g (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3)一位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应当怎样操作才可以避免此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其接种在________培养基上,等长成菌落后放在4 ℃的冰箱中保存。若要长期保存,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
解析:(1)由图中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中能提供氮源的是蛋白胨和尿素,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利用尿素的菌可以以蛋白胨为氮源生长,所以不能分离出分解尿素的菌。(2)微生物筛选与分离成功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因此,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3)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没有梯度稀释,浓度过高;要避免此种现象,需要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4)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其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等长成菌落后放在4 ℃的冰箱中保存。若要长期保存,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答案:(1)不能 培养基含蛋白胨,尿素不是唯一氮源 (2)灭菌 无菌
(3)菌液浓度过高 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加大稀释倍数) (4)固体斜面 甘油管藏
18.[2019·云南昆一中官渡学校高二期中]下表是某研究小组配制的适合尿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0.0 g 尿素 1.0 g 15 g 琼脂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 (1)上述培养基的成分中,为尿素分解菌提供碳源的是________,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该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2)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可生长出一个菌落,此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