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课程生理学习题库
B 因子Ⅻ C 因子Ⅷ D 血小板 E 因子Ⅴ
30 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将 A 增快 B 下降 C 正常 D 无变化 E 无法判断
31 某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对哪项物质吸收障碍 A 蛋白质 B 叶酸
C 维生素B12 D 脂肪 E 铁
32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粘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 A 不易形成止血栓
B 血管不易收缩
C 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D 血凝块回缩障碍 E 血液凝固障碍
33 Rh阴性母亲,其胎儿若Rh阳性,胎儿生后易患 A 血友病 B 白血病
C 红细胞增多症 D 新生儿溶血病 E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1型题〕 题34~35
A 红细胞数目 B 血浆总蛋白含量 C 血浆球蛋白含量 D 血浆白蛋白含量
E 血浆NaCl含量
34 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 35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决定于
题36~37
A 中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血小板
36 处于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第一线的细胞是 37 可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
题38~40 A 因子Ⅴ B 因子Ⅶ C 因子Ⅷ D 因子Ⅹ E 因子Ⅻ
38 可增强Ⅸa活性的是 39 可增强Ⅹa活性的是 40 与纤溶酶原的激活有关的是 题41~43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
41 能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的是 42 能释放组胺酶的是 43 能释放肝素的是
试题答案
1.A 2.A 3.C 4.B 5.B 6.B 7.E 8.E 9.B 10.A 11.D 12.B 13.C 14.A 15.A 16.D 17.D 18.C 19.A 20.C 21.B 22.C 23.A 24.D 25.D 26.C 27.A 28.D 29.E 30.C 31.C 32.C 33.D 34.A 35.D 36.A 37.B 38.C 39.A 40.E 41.C 42.B 43.C
第四章 血液循环 1 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 A 心房收缩期 B 等容收缩相 C 快速射血相 D 减慢射血相- E 快速充盈相
2 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 血液的重力作用
B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C 胸膜腔内负压 D 心室舒张的抽吸 E 骨骼肌的挤压
3 心动周期是指 A 心脏机械活动周期 B 心脏生物电活动周期 C 心音活动周期 D 心率变化周期 E 室内压变化周期
4 心指数是指下列哪项计算的心输出量 A 单位体重 B 单位身高 C 单位体表面积 D 单位年龄 E 单位能量消耗率
5 可引起射血分数增大的因素 A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B 动脉血压升高 C 心率减慢
D 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E 快速射血相缩短
6 反映心脏健康程度的指标是 A 每分输出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脏作功量 E 心力储备
7 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 每分输出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脏作功量
E 心力储备
8 用于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值不相同的个体之间心脏泵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 每分输出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脏作功量
E 心力储备
9 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 A 为机能合胞体
B 肌浆网不发达,储Ca2+ 少 C 有自律性
D 呈\全或无\收缩
E 有效不应期长
10 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 肌小节初长 B 肌钙蛋白活性 C 肌浆游离Ca2+浓度 D 心肌收缩能力 E 横桥ATP酶活性
11 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 肌小节初长 B 肌钙蛋白活性 C 肌浆游离Ca2+浓度 D 心肌收缩能力 E 横桥ATP酶活性
12 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 A 心室收缩期延长 B 等容收缩相延长 C 心室射血期延长 D 心室舒张期延长 E 心房收缩期延长
13 异长自身调节是由于下列哪项发生了变化 A 粗细肌丝重叠状态 B 横桥ATP酶活性 C 胞浆游离Ca2+浓度 D 肌钙蛋白对Ca2+亲合力 E 肌动蛋白活性
14 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时相缩短 A 快速充盈相 B 减慢充盈相 C 等容收缩相 D 减慢射血相 E 心房收缩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