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刘青翠说课稿- 副本- 副本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刘青翠说课稿- 副本- 副本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1:16:04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说课稿 徽州中学 刘青翠

说教材分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

选读中的一篇。《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课程说明中明确:这不是一般知识型课程,它的宗旨是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诸子文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孟子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建立的仁义、仁政学说,回应的是当时甚嚣尘上的功利主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篇课文对我们当代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这篇课文分别节选了孟子三篇不同的文章,但其思想是连贯一致的,第一章阐述了什么是浩然之气和如何培养浩然之气,第二第三章实际上是对第一章的具体阐述,孟子的大丈夫形象,就是具有浩然之气的具体表现。

说教学目标的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是

①理解文章基本意思,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②体会孟子“养气说”对古人的巨大影响和在当下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

①自主学习。布置学生课前充分预习。 ②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体味思考。

③强化诵读,讲授第1章 、第2章选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要让学生感受先贤的人格魅力,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要让把握孟子养气学说及大丈夫学说的基本内涵

学习难点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说教学教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力求把握好“文”和“言”的关系。针对高二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古文阅读能力,本文的第3章学生初中时学过,第1、2章部分内容学生也很熟悉,在“言”的把握上,只求会“意”,不做逐字逐句翻译,主要抓重点句段翻译。

文章读懂了,但本文的浩然之气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品味感受,悉心咀嚼,体会它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教法是始终把“读”贯穿于教学之中,“读和议中会意,突出重点;问和思中探义,提高认知”,具体采用三个方法

①反复朗读,理解文章的意思。 ②巧设问题,思考探究文章意蕴。 ③拓展延伸,立足现实,提高认知。

说课前准备

为了让我的教学过程能顺利进行,课前我精心备课,准备好上课的课件,同时提前给学生布置两个预习任务,

①要求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工具书来理解文章大意。

②要求是查阅资料,了解舜、傅说、胶鬲、管夷吾这些人物的事迹,了解他们的精神品质。

说教学过程

做好这些准备后,我把上课过程设为探究导入——新课讲授——拓展延伸三个步骤。 1、探究导入

我采用的是黄宇间谍案这个反面材料,黄宇没有道德底线,为了金钱,尽然出卖国家机密,这件事和我们文章的主题紧密联系,引起学生共鸣,思考面对权力的腐蚀,金钱的诱惑,我们现代人应该怎样去面对呢?古人又是怎样面对呢?孟子他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顺利导入新课教学环节。 2、新课讲授

为了完成这个环节教学,我设计了“两步走”:

第一步 议—— 习“言”会“意”,就是通过学生互相讨论,理解文章基本意思。 一读:集体朗读课文。画出难以理解的句段,

二读:朗读难以理解的重点句段。为避免文言讲授的枯燥, 教师点拨重点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互相讨论翻译,明确文意。这样做是为避免文言教学中逐字逐句翻译的枯燥,也符合选修课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的教学目标。文章读懂了,接下来是完成思考探究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的目标。这就我的教学环节的

第二步 问——品“文”探“义”。 三读:指名朗读第一章。

在这里孟子说他有个擅长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扣住这句话,提出两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品读第一章,让学生感受孟子文章中充满的浩然之气,为理解“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做准备,然后针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个话题,提出两个问题:

①什么是浩然之气?

②如何“善养”这“浩然之气”?这两个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很快把握文章的重点,学生也很容易找到答案在哪里,然后找学生继续品读(五读),继续感受孟子文章中充满的浩然之气,同时给学生精神上的陶冶。分组朗读(六读)。讨论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读后讨论(七读),明确答案。我进一步点拨浩然之气作为“气”,它“至大至刚”,还要和道义相配合,也就是它必须符合道义,那么怎样养气呢?孟子说,要“直养”、“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它的养成必须结合道义,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要慢慢积累,不可半途而废也不可急于求成。这样点拨的目的是让学生脑中更清醒的明确孟子的养气说。

为了让学生更具体的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我设置了下面这个问题:那么什么样的人具有浩然之气呢?第一章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那我们来看看下面两则,他提到两类人:一是景春眼里的公孙衍张仪之流;二是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在孟子心中,

③这两类人各有什么特点?他们是不是都具有浩然之气呢?

让学生分组朗读。(八读)讨论回答以上两个问题。这个时候预习的用处就派上用场了,学生经过预习,能了解到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经历忧患,仍然坚守自我,坚守道义,廉政清明,最终担负大任,是孟子眼中圣人,张仪是有名的“诈狡而弃其信”的人,根本就不符合孟子道义观,孟子认为他们“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以阿谀苟容来窃取权势,是妾妇之道,根本就谈不上具有浩然之气。我通过这样的问题,把两类人进行对比,让学生脑海中马上就呈现出什么样的人具有浩然之气,具有浩然之气的人能够经受身体和精神的磨砺,不屈不挠,终能成大任。这样,学生基本把握孟子养气学说基本内涵。同时

4 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触动。接下来,我提出○

4孟子眼中的正道是什么,什么是大丈夫? ○

学生很快会找到答案,让学生高声齐读。为了让学生把握大丈夫学说的基本

内涵,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孟子眼里, 无论是在金钱、权利还是武力的面前,都能坚守仁义礼,得志与百姓一同遵循,不得志也要独自坚守,这才是大丈夫。

讲了这两个问题,为进一步明确有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我提出下面的为题,浩然之气与大丈夫的气节,它们的共同点在哪儿,有什么联系?让学生讨论,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完成本堂课教学重点。是启发和引

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拓展延伸

为了实现学习难点突破,我采用的是要求学生由文本联想延伸到现实。让学生具体的感知,怎么感知呢?首先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列举几个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大丈夫。让学生讲讲他们的故事,说说他们身上哪些特点符合孟子的浩然之气及大丈夫形象,以榜样的力量感染他们,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同时也加深对重点理解。我们的学生将来都会走上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他们会从事各行各业,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坚持道义,坚守社会良知,因此,我又选择了几幅反映社会问题的漫画,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漫画中从业者,你怎么办?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讨论探究。讨论中,注意引导,为进一步感染学生,我又选取了几幅正面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从正反两个方面讨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坚守道义,坚守良知,坚守仁爱之心,我们也一定能成就一份属于自己的不平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突破教学的难点。

最后,我用孙中山先生为一所中学的题词结束这堂课的讲授: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我们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成为明天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说布置作业

要想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光靠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布置作业,把课

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经常去感受品读,我想长期下来一定会受益多多的。

① 熟读和背诵第一第二章。

② 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读后感。

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求简洁明了,反映文章的结构内容。 浩然之气——→善养——→养成——→大丈夫 (坚守仁义礼 经历忧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说课稿 徽州中学 刘青翠 说教材分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中的一篇。《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课程说明中明确:这不是一般知识型课程,它的宗旨是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诸子文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孟子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建立的仁义、仁政学说,回应的是当时甚嚣尘上的功利主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篇课文对我们当代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这篇课文分别节选了孟子三篇不同的文章,但其思想是连贯一致的,第一章阐述了什么是浩然之气和如何培养浩然之气,第二第三章实际上是对第一章的具体阐述,孟子的大丈夫形象,就是具有浩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