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灵的沟通讲稿
致力改变中国学生数学学习方式
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2.对于溺爱型的家庭,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不要摆出教训人的架式,以免损害家长的自尊心。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老师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是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老师在家访时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4.要把握时间,不要冗长拖沓。
在了解完情况,弄清问题以后,老师要果断地结束谈话不要讲得忘了时间,忘了场合,既耽误别人休息,又浪费自己的时间。
如何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联系的重要形式,是老师与家长的一次亲密接触。是体现我们老师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的一次绝佳机会。当然也是家长给老师各项能力直接打分的时候,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老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一次好的、成功的家长会,既要使家长对班级整体状况和学生个体在学校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时机,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以达到家校密切配合、共同管理好、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而且“家校合力”将对老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总的来说,要开好家长会,老师要让家长在家长会过程中:有“看”的;有“听”的;有“做”的;有“想”的,让家长真正全面、积极、主动参与到家长会中。
一.有看的。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应该首先要准备好给家长“看”的东西。
1.学习材料。一般召开家长会,都是在经过一个阶段考试结束后,比如期中考或期末考结束,成绩出来后举行的在这个时期举行的家长会,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其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班主任必须在召开家长会之前,把孩子平时在校的学习材料和考试试卷准备好,在家长到校开家长会时提供给家长“看”。
2.学生成长记录袋。建议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及时记录每个学生的在校的各种情况。召开家长会,学生成长记录袋是给家长“看”的重要内容,这可以让家长较全 致力改变中国学生数学学习方式
面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便于家校配合,共同管理好、教育好学生。学生成长记录袋,每个学生一份,袋中装的内容,一般可以是学生的平时表现记录、出勤记录和成绩记录。
3.召开家长会之前,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简单的欢迎语词,如“热烈欢迎各位家长莅临指导”,也可以写上家校配合重要性的语词,如“家校密切配合,学生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前面黑板上还可以写上自己的联系电话,让家长抄回家,便于今后联系。
二.有听的。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发给相应材料给家长“看”了之后(这要控制时间,家长看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影响后面程序的进行),进入到第二个程序:让家长“听”。
1.介绍班级总体情况及典型学生的情况。班级的总体情况及典型学生的情况。在介绍时,可以围绕给家长“看”的东西:成绩报告单、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优秀作业(或试卷)展示等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使家长进一步了解班级、了解自己的孩子。
2.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这也是让家长“听”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很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点。要做好这一点,老师当然要在会前进行充分准备,怎样根据本班级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介绍,家庭教育讲座其实也可以成为我们家长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所说的讲座式家长会就是就一个教育主题对家长进行辅导。但讲座切忌照本宣科,要多引些实例,语言幽默一些,要多与家长们交流互动,让家长参与进来。这样就避免了讲座式家长会的枯燥的特点。让家长听了之后,确实有所收获、确实有所提高,这也是召开家长会的目的之一。
3.家长代表的发言。家长代表的发言,既要代表家长,又要代表班级。代表家长,是要把孩子在家中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解决的办法;代表班级,是要班主任事先交待的需要家长配合解决的有关问题,由家长的角度去倡议、去号召其他家长一起来解决。家长代表的发言,老师必须事先确定并通知家长作好准备。
三.有做的。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在前面两个程序基本结束后,让家长在家长会上“做”一件事,能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家长会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家长会召开前,老师可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让每个同学写“三句话”。写给自己的话;写给老师的话和写给父母的话。写给自己的话,即自己评价一下自己;写给老师的话,即自己对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写给父母的话,即自己对父母的建议和要求。老师在会前要求每个学生写的这三句话,进行归类整理,比较典型的一些话,班主任在介绍班级总体情况时,向家长介绍,有很强的教育效果。 老师也要求家长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家长会上,让每一个家长也三两句话。给自己写一句话。给孩子写一句话。给老师写一句话。要做好这一点,班主任必须在开会前准备好纸和笔。事实证明:这三句话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
四.有想的。家长会,一个学期就一到二次,要使这一到二次的家长会开得富有成效,真正对家校配合、家校联系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老师在给家长“看”了、让家长“听”了、要家长“做”了的同时,留给了多少“想”的东西,让家长带回去,这也是老师在开会前要开动脑筋充分准备的。一次家长会,给家长了哪些思考的问题,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哪些新的收获,这些也是需要考虑的。 注意事项:
1.搞好班级环境的布置,做好发言内容的准备,仪表要端庄,神态要自然,不可持草率的态度。当家 致力改变中国学生数学学习方式
长走进自己子女所在的教室时,有一种洁净、舒适的感觉,往往增添一分放心。只有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得井然有序,才能使家长会在一种友善与热情的气氛中进行,才会赢得所有家长的信任。 面对家长应仪表端庄、为人师表、大方得体、言行间处处体现对孩子的爱,过于严肃、轻浮又会间接影响家长对教师的印象,不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2.准备要充分
作为老师应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自己班的所有学生。只有熟悉才能在家长面前表现出对其子女的重视与关心。应力求做到谈起班级的全面情况头头是道,对学生个体情况、优缺点了如指掌;对后进生的转化、全班学生成绩的提高充满信心,能协助无力管教好自己子女的家长把教育工作做好。 家长会除了向家长告知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还应向家长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家庭教育的经验,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给以必要的指导。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是欠妥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更进了一层,他们中有的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对子女期待值过高,要求过严,导致学生思想压力沉重;有的家长图眼前之利,在外挣钱养家,子女托付给亲属或朋友管教,退步很快,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加大日后管理学生的难度;有的家长捉摸不透自己的子女,常觉得无从下手,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家长会上,我告诉他们多与子女交流,多给他们温暖,多关注子女的日常表现,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激励鼓舞,多平等对话,多正面引导,使之增强自信心,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在家长面前应不亢不卑,对家长一视同仁
无论家长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如何,他们在你面前都只是家长,你同他的关系也只是家长同老师的关系。对一些社会地位低、文化素质差的家长,应当表现出自己的关心、重视,这样可以增加对方对你的信任。家长对老师的态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子女的,因此老师在家长们面前既要表现出热情、尊重、豁达,也应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孩子们看到自己父母对教师恭恭敬敬,自然明白他们自己应当怎样尊重老师。 4.要顾及开完家长会的影响
为后进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教育环境。后进生通知家长来开家长会,常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些后进生还借故不让家长来,阻止家长与老师见面,这是因为担心老师谈及自己的不良表现或成绩差,回家后受斥责或体罚。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事先告诉学生与家长谈话的内容,或者可以“多报喜、少报忧”。学生是很乐意让家长听到班主任对他的赞语,因此,在学生已改正了错误或未经落实的情况不要告诉家长,将自己的猜测之辞告诉家长,常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对在校表现一贯很差的学生,当我们觉得自己的谈话可能导致家长体罚学生时,也要尽力阻止家长的这一举动。防止学生迁怒于你,使师生关系紧张化,给今后的教育造成更大的困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