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L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枢纽设计毕业论文
公路桥、排水设施等。
3.2.2 坝顶宽度的设计
为了适应运用和施工的需要,坝顶必须有一定的宽度。一般坝顶宽度取最大坝高的1/8~1/10,且不小于3m。因坝顶有交通要求,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坝顶宽度为8米[即(157.24-75)*1/10=8.2米,取8米],以满足各项要求。
3.2.3 坝坡的设计
坝体上游面建议取为铅直面,下游坝坡根据稳定和应力要求确定,一般在1:0.6~1:0.8之间,即:下游坝坡取1:0.7。同时,为满足稳定和强度的要求,坝体上游面布置为折面,折坡终点高程确定为95m,边坡初步设计为1:0.2。
3.2.4 下游起坡点位置的确定
下游起坡点位置应根据坝的实用剖面形式、坝顶宽度,结合坝的基本剖面计算得到(最常用的是其基本剖面的顶点位于校核洪水位处)。下游边坡系数宜m=0.6~0.8。本设计取0.7。常态混凝土重力坝非溢流坝段的上游面可为铅直面、斜面或折面。根据工程实践,上游边坡系数宜采用1:0~1:0.2,即上游面为折面,折坡终点高程确定为95m。
3.2.5 坝段长度
坝段长度主要取决于地基特性、河谷地形、温度变化、结构布置和浇筑能力等。坝段长度一般为15~2Om,这里设计取20m。
3.2.6 防浪墙
坝顶设立防浪墙可以降低坝顶路面高程,防浪墙的高度一般可取1.2m。本工程坝顶防浪墙设计为墙高1.2米,墙宽0.3米,采用与坝体连成整体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结构。
3.2.7 坝顶道路
坝顶道路设计为:两侧各设宽1米行人道,中间为坝顶公路,并且在坝顶道路两侧布置集水沟,汇集的雨水经坝面排水沟排至下游。排水沟的设计尺寸为30*30cm。
17
第三节 溢流坝剖面设计
溢流坝剖面设计分4个方面的内容:泄水方式的选择,断面尺寸的拟定,水力计算和闸墩尺寸的拟定。
3.3.1 泄水方式的选择
溢流坝的泄水方式有开敞溢流式和孔口溢流式。
(1)开敞溢流式 也称坝顶溢流式,堰顶可以设闸门,也可不设。不设闸门的溢流孔,堰顶高程与正常水位齐平,泄洪时,库水位垄高,加大了淹没损失,非溢流坝顶高程也相应提高;但结构简单,管理方便。适用于洪水量较小、淹没损失不大的中、小型工程。设置闸门的溢流孔,闸门顶大致与正常蓄水位齐平,堰项高程较低,可以调节水库水位和下泄流量,减少上游淹没损失和非溢流坝的工程量。通常大中型工程的溢流坝均装设有闸门。
(2)孔口溢流式 可根据洪水预报提前放水,以腾出库容储蓄洪水,从而提高了调洪能力。当库水位低于胸墙时,下泄水流和坝顶溢流式相同;当库水位高出孔口一定高度时,为大孔口泄流。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开敞溢流式,即:坝顶溢流式,堰顶设闸门。 3.3.2 断面尺寸的设计
(1)单宽流量的确定 一般首先考虑下游河床的地质条件,在冲坑不危及坝体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单宽流量。根据国内外工程实践和本工程情况,建议在设计水位下单宽流量取80~90m3/(s.m),校核洪水位下取105~1l5m3/(s.m)。本设计以设计水位下单宽流量取q=90m3/(s.m),校核洪水位下取q校 =110m3/(s.m)。
(2)孔口尺寸 当采用开敞式溢流时,设计洪水下泄流量Q=18276 m3/s,校核洪水下泄流量Q校=24527 m3/s。即,确定溢流段净宽:L=Q/q
L设=Q/q=18276/90=203.07 L校=Q/q=24527/110=222.97
18
取上面数字中较大的222.97m为溢流段净宽,孔口宽度取15m。则溢流段分段数为:222.97/15=14.86。取整数为15段,即,溢流段总宽度为15*15=225m。
3.3.3 堰顶高程
堰顶水头H0由开敞式溢流堰泄流能力计算公式反算得出。 Q=CmεζSL(2g)1/2H03/2 即:
H0 ={ Q/ [CmεζSL(2g)]}={18276/[1*0.494*0.9*1.0*222.97*(2*9.8)]} =12.01m
(注:上游溢流坝面设为铅直,则C=1.0;ε取0.9;ζS取1.0。先假定P/D0≥1.33,H0/HD=0.9查表的流量系数=0.494)
所以,堰顶高程H=H设-H0=153.7-12.01=141.7m 上游堰顶高程P=H-河床底高程=141.7-68=73.7m 3.3.4、闸门尺寸的设计
包括闸门形式选择,工作桥、交通桥的布置及闸墩的形式、长度、高度、厚度等尺寸的拟定。
3.3.4.1 设置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
工作闸门设在溢流堰的顶部,为了使溢流面水流平顺,将闸门设在堰顶稍下游一些。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之间应留有2米的净距,以便进行检修。全部溢流孔通常备有1~2个检修闸门,交替使用。
考虑闸孔较宽,工作闸门选为为弧形闸门,其主要优点是启门力小,闸墩较薄,且无门槽。水流平顺,局门开启时水流条件较好;缺点是闸墩较长,且受力条件差。检修闸门采用平面闸门。
启闭机选用固定式启闭机,固定在工作桥上。
1/2
2/3
1/2
2/3
19
3.3.4.2 闸墩和工作桥
闸墩的作用是将溢流坝前缘分隔为若干个孔口,并承受闸门传来的水压力,也是坝顶桥梁和启闭设备的支撑结构。
为了使水流平顺,减小孔口水流的侧收缩,闸墩上游端常采用半圆形,下游端逐渐收缩,形成流线型,以使水流平顺扩散。
考虑到分缝,闸墩厚度为3.26m。由于闸墩较薄,为避免产生拉应力,需要配置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由闸墩结构计算确定。
考虑到满足布置闸门、工作桥、交通桥和启闭机械的要求,闸墩的长度为3.3米,高度上游交通桥顶部高程确定为157.24 m,下游工作桥高程为164.84m。
工作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桥的平面布置满足启闭机械的安装和运行条件的要求。溢流坝两侧设边墩,也称边墙或导水墙,一方面起闸墩的作用,同时也起分隔溢流段和非溢流段的作用。
3.3.5 溢流面设计
溢流面曲线有顶部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三部分组成。设计要求是:①有较高的流量系数;②水流平顺,不产生空蚀。为减少顶部曲线段的形状对泄流能力和流态的影响,坝顶溢流式孔口采用WES曲线。
3.3.5.1 溢流面顶部曲线可采用WES曲线
曲线的具体形式见图(2-2)。其中的Hd为定形设计水头,按堰顶最大作用水头Hmah的75%~95%计算。Hmah为校核流量下的堰上水头,
即:Hmah= H校-H堰顶=156.3-141.7=14.6 m
由于H0/HD=0.9,得出 HD=H0/0.9=12.01/0.9=13.344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