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语音复习讲义.docx
狭义的现代汉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二普通话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共同语与方言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一般是在一个方 言的基5岀上发展起来的,自古就存在。比如我国先秦时期有各种地区方言,但也有\通语\
\凡语〃 〃凡通语〃,它是以秦晋地区(今陕西山西一带)的方言为基础的。古希腊的共同 语是以雅典方言为基础的。
方言与共同语相对,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 前可以是共同语产生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可与共同语长期并存。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
1. 历史原因
我国历代的统一政权,大都在^匕方建都。从1153年金迁都燕京(北京)以来,基本上以 北京为首都(明太祖和国民党迁都南京,合计50年)。政治中心一般也是经济中心和文化 中心。
2. 形成历程
普通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1) 书面语: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是白话文。远在先秦及汉代就有了共同的书面语言(杨 雄《方言》称雅言)(文言文),文言文本来与口语一致,但后来却与口语脱节,所以在唐 末(公元
9世纪)出现了白话文。到宋元之际白话文已发展成比较成熟的书面语言。明清 以来用白话文写的
文学作品大量涌现,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 等名著都是用北方方言所写。但白话文一直被看作是〃俗“文学z MS'J 1919五四时期掀起 的〃白话文运动\才取得正式书面语言的资格。
(2) 口语:出现的时间晚于书面语言。在14世纪形成,后来称之为\官话\,也是在北 方方言
的基础上形成的。清朝相当通行。雍正皇帝曾训谕官吏必须掌握官话,在责令闽广两 省设立正音书院。1919五四时期掀起\国语运动\,用\国语\取代了 〃官话〃名称。
教材:春秋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现代国语■新中国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
(-)方言区的划分(掌握各方言区的代表点)
1?北方方言
4个次方言(共涉及22个省市):
华北、东北方言涉及9个省市;
西北方言:涉及6个省市(内蒙重);
西南方言:涉及6个省市;
江淮方言:涉及2个省市。
2 ?吴方言(苏州或上海)
3?湘方言(长沙话)
4.赣方言(南昌话)
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
6 ?闽方言:5个次方言: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
7 .粤方言(广州话)
分歧:《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学院1987/1989 )
将方言分为十大区:晋语(山西有入声);平话;徽话。 划分的依据:语音特点
(二)方言之间的差别
1 .语音方面(P9附录二)
1.1声母方面:
(1)有无浊音声母:吴全/闽部分
(2 )有无舌尖前和舌尖后声母:吴/赣/客家/闽只有舌尖前声母;粤有舌叶音。
1 . 2韵母方面
(1)有无韵尾:[-m -n?]:客家/闽/粤3个皆有。
(2 )有无韵尾:卜p -t -k威卜?](入声韵尾)
1?3声调方面
最多:粤方言;最少:北方方言;一般6个左右。
2 .词】坊面
2?1同形异义
例如:面(只指面条闽),吃(抽烟吴),男女(猫徐州),二叔(粤占别人便宜的人), 麻袋(上海指钱包),割草(汕头指赚了很多钱)
2?2同义异形
比如程度副词的说法:北京超、特、倍;东北方言:贼;
北京:托儿,四川:媒子,南昌:迷子;
北京说话罗嗦:南京:你整天二十里A达,烦不烦。武汉:链条;东北:末几;四川湖北: 紧说。
3 .语法方面
闽:助动词有吃;有睡;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与印欧语言相比)
(—)语音方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