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毛泽东思想概论期末考试题目集(含答案)
D.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上是相同的
3.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主客观条件和必然性在于( ) A.政治上实现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B.经济上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
C.初步积累了利用、限制、改造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经验
D.二战后欧亚一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4.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间社会阶段的历史定位是( ) A.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 B.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C.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D.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因素同时存在又以社会主义因素为主导的社会形态 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 ) A.社会主义经济B.农业手工业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6.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它们是( )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
C.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7.新民主主义时期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三种主要经济成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他(它)们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 )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C.马克思主义与民主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 D.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之间的矛盾 8.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包括( ) A.国营经济B.合作制经济
C.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政治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 9.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造”,其中“三改造”是指( ) A.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0.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的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 B.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C.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D.改造人与改造生产关系的结合
11.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相联系,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在于( )
A.个体经济增长潜力有限,难以实现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要
B.民族资本主义不仅工业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基础,无力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C.私营企业与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利益冲突加剧 D.私营经济与国营经济之间矛盾日益明显
1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具体是( )
A.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 D.手工工厂是地方国营经济
13.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改造,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过暴力没收、和平赎买两种形式,而和平赎买的优越性在于( )
A.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B.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C.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巩固发展统一战线
D.有利于争取团结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服务 14.在我国之所以能够争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原因在于( )
A.民族资产阶级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B.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以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D.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统购统销 15.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的做法主要有( )
A.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注意给资本家以合法权益 B.在政治上、工作上对资本家做出妥善安排 C.组织资本家及其家属参加政治学习和技术培训
D.让资本家自食其力,改造剥削制度的同时改造剥削者 16.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主要经验有( ) A.和平赎买政策 B.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D.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
17.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意义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基本确立
B.劳动人民从此成为生产资料主人,摆脱受剥削受压迫地位 C.进一步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一五”提前超额完成 D.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是( ) A.要求过急
B.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C.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D.1956年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恰当 1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存在一些偏差和失误,主要是因为对社会主义缺乏
科学认识,表现在思想观念上的具体问题是( ) A.过于追求纯粹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公有制形式的理解和选择过于简单化
C.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可以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D.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20.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是因为(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了广大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21.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 ) A.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B.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 )
A.要实行一边倒政策,全面向苏联学习 B.要坚定地维护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和形象 C.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D.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自己的道路
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文献是( ) A.《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
A.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B.中共八大召开
C.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5.《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山之作,其基本方针是( )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C.加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D.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的指导思想是( ) A.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B.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C.照着马克思所说的去做D.以苏联为鉴戒,建设社会主义
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其主要内容是( )
A.要逐步走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B.要逐步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C.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 D.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
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的经济关系是( ) A.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D.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9.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
A.大干快上,赶美超英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D.慢一点,稳一点
10.1958年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一次会议B.中共八届五中全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D.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1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12.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
A.基本不适应B.完全适应
C.部分适应,部分不适应D.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
13.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 )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矛盾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
14.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的建立、建成和发展阶段问题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 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C.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下一步是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奠定基础
15.毛泽东首次明确地把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的关系提到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考查的报告是( ) A.《论十大关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