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1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作业].doc
第31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 1.(2019·
黄
山
调
研)二战后,欧洲面临重建,但有两大棘手问题必须解决,一是妥善处理与德国的关系,二是要从美国那里争得平等地位。欧洲为解决这两大问题而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A.努力实现法、德和解 B.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C.追随美国对苏联冷战 D.走向联合自强之路 答案 D
解析 法德和解有利于处理欧洲与德国的关系,但是与争取对美平等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是一战后处理德国问题的方式,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追随美国对苏联冷战既不利于处理对德关系,也无益于争取对美平等地位,故C项错误;法德和解推动了与德国关系的处理,更多的合作增强了欧洲各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从美国那里争得平等地位,故D项正确。 2.(2018·
百
校
联
盟
3
月
联
考
题
,
35)截止到1996年底,欧盟内部贸易已占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
以上,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在欧盟的贸易已分别占它们贸易总额的62%、64%、62% 和58%。这一状况( ) A.导致了欧盟内部竞争激烈 B.加剧了欧盟与美国争夺市场 C.推动了统一货币欧元问世 D.提高了欧盟的经济实体地位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欧盟内部贸易已占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 以上,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在欧盟的贸易已分别占它们贸易总额的62%、64%、62% 和58%”可知,区域内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加强了彼此间的贸易交流,推动欧盟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故C项正确。 3.(2018·
济
南
一
模
,
35)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洛美协定》。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这说明( )
A.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世界格局 B.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C.欧洲经济复苏奉行独立外交
D.世界经济两极分化严重 答案 D
解析 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经济发展迅速,实力大为提高,而非洲国家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故《洛美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故D项正确。 4.(2018·
梅
州
一
模
,
34)二战后,在法国看来,建立包括法、德参加的欧洲联合组织,有利于将联邦德国纳入共同的利益之中和欧洲的监督之下,加强欧洲的世界地位,而法国在欧洲联合组织中的主导作用则有助于凸显其世界大国地位;在联邦德国看来,加入欧洲联合组织,有利于消除法国对德国的成见和疑虑,取信于国际社会以重新崛起。基于这种观念的转变,法德两国( ) A.共同协商以推进德国实现统一 B.共同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C.联合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通过主权让渡推进区域一体化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讲到的是加入欧洲联合组织的区域性组织对于法国和德国都有益处,因此材料中观念的转变推动了欧洲走向区域一体化,故D项正确。 5.(2018·
上
饶
一
模
,
35)1985年,欧盟委员会制定了盟歌和盟旗。盟歌采用欧洲人熟悉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盟旗以蔚蓝为底色,中间由12颗金星环绕成一个圆,“12代表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圆形排列代表了联盟”。这反映了欧盟委员会( ) A.采取宗教措施促进欧洲联合 B.努力构建欧洲文化认同 C.借用古罗马法宣扬法制精神 D.试图兼顾欧洲各国利益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图案的含义“12代表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圆形排列代表了联盟”不能说是采取宗教措施,故A项错误;“圣经”“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文化的代表,因此说明构建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C项与“12代表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欧洲的合作,并未涉及各国利益问题,故D项错误。 6.(2018·
湖
北
仿
真
模
拟
适
应
性
考
试
,
35)下图是U型微笑曲线,它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际产业分工趋于良性发展 B.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中游 C.国际经济新秩序重建任重道远 D.发展中国家处于曲线左上角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发达国家主要进行产品研发、售后服务两头,发展中国家主要进行产品的组装,占据中间,且利润差距越来越大,说明国际经济新秩序重建任重道远,故C项正确。 7.(2019·
南
昌
模
拟)戴维·罗特科普夫在《外交季刊》上宣称:“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二战后,美国对亚、非、拉美新兴独立国家的观念始终没有根本改变,极力把其社会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材料旨在说明( ) A.民族国家要极力抵制英语 B.文化扩张是霸权主义的主要表现 C.经济全球化模糊文化界线 D.新兴独立国家应该保持文化自信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在文化扩张面前新兴独立国家应如何面对,面对文化扩张,新兴独立国家应该保持文化自信,而不是极力抵制英语,故A项错误;文化扩张是霸权主义的表现,但不能说是主要表现,故B项错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仍然是独立的,故C项错误;新兴独立国家应该保持文化自信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8.(2018·
晋
中
高
考
适
应
性
调
研
,
35)下面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
A.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起决定性作用 B.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C.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D.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 答案 D
解析 “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无法体现其对国际关系的作用,故A项错误;该图无法判断国家的贫富,故B项错误;四个图中突出表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没有强调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联系的必然性,故C项错误;在四个统计图中,发达国家参与的贸易占世界的绝大部分比重,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贸易有控制权,故D项正确。 9.(2019·
聊
城
模
拟)“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该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权条款。依据这一条款,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材料主要表明( )
A.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 B.世界经济体系发生变化 C.中国制造业基础薄弱 D.美国无视世贸组织规则 答案 D
解析 世贸组织要求成员国减少贸易壁垒,据材料“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说明美国设置贸易壁垒,无视世贸规则,故D项正确。 10.(2018·
威
海
高
考
模
拟
,
35)1958~1979
年,世界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的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由19.9%和 5.5%增加到 27%和 7.9%。同期,在初级产品出口中原料的比重降幅最大,其次是食品,它们分别由14.8%和19.9%下降到 7.2%和 10.4%。这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A.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 B.世界各地区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C.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 D.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世界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的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由19.9%和5.5%增加到27%和7.9%”“在初级产品出口中原料的比重降幅最大,其次是食品,它们分别由14.8%和19.9%下降到7.2%和10.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促使工业产品出口增加,而初级产品出口下降,故A项正确。 11.(2018·
内
江
模
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