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下册地理开学初备
七年级下册地理开学初备
大麦地中学 刘晓燕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48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好教学工作,我对七年级地理做了如下初备:
七年级地理下册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分区地理,讲述一个大洲:亚洲,五个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难点:通过对亚洲位置的学习,掌握描述大洲位置的基本方法。 重点:运用地图等资料准确表述亚洲的位置特点。 第二节:自然环境
难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根据亚洲地形单元的分布,归纳亚洲地势特点,分析地形和地势对河流分布和流向的影响。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重点:由亚洲的地形推导出亚洲的地势特点,及对亚洲河流流向的影响。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难点:学会分析一个国家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的方法。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日本人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分析和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做法。
重点: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重要城市;根据日本地形图、,火山地震带图和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及成因;运用地图和资料,总结日本经济特点,正确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第二节:东南亚
难点: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气候对东南亚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当 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东南亚主要的物产分布、生产、出口。 第三节:印度
难点:分析造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
展之间的关系。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重点:印度水旱灾害、人口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俄罗斯
难点: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理解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重工业发达的关系,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重点: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认识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大洲世界面积最大国家;认识俄罗斯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中东
难点: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波斯湾地区石油外运线路和目的地。 重点:中东战略性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第二节:欧洲西部
难点:自然环境对欧洲西部畜牧业的影响。
重点: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概况;推导出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难点: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对本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 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及地理位置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及矿产对该地区及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第四节:澳大利亚
难点: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原始古老的原因,农牧业分布与地形和降水之间的关系。 重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从地形和气候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
难点:美国农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重点:美国农业带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第二节:巴西
难点: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巴西的经济、文化、人种与殖民统治的关系;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重点:根据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第十章:极地地区
难点:极地地图的阅读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成因。
重点: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科学考察的意义及极地环境的保护。
总之,我们地理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进一步贯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教学中要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落实三级教学目标,利用好多媒体和其它教学资料,开展有益的地理学科实践活动,实现四位一体的教学资源整合,提升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激发地理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2015年3月1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