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高中小学生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中小学生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安康市宁陕县贾营小学数学教研组
(一)课题名称:《《提高中小学生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国都把综合国力的发展寄予人才的培养上,而人才的培养又与教育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们知道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是否是有效地布置作业,因为作业质量的高低是课堂教学结果的真实写照。然而,当前很多教师却把提高教育质量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布置作业,实行题海战术上,久而久知,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弃学现象也随之而发生,还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又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从作业布置上是一个突破口。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适量地布置作业,让学生觉得完成作业有趣;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快捷,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一条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方法,达到运用知识、发展思维、培养情趣、提高能力的目的,并创造一种减负增效的氛围。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一条路径,在学生完成
作业的过程中,让他们感觉到完成作业的快乐,有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成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与作业的形成性和发展性研究,优化作业设计的功能,优化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侧重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目的是强化记忆和反馈信息,重在对基础知识、技能的巩固,优化作业的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
2、根据学生的学情,探索应该布置哪些作业,作业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作业量应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原则,而是“少而有效”的原则,既部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要有差异性,作业量要层分,作业难度要分层、完成的时间要分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在有困难,既学到了知识,又熟练了技能。
3、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业的过程性和激励性研究,优化作业设计的评判。使作业的评判有激励性与实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查漏补缺式学习心得。根据个人的知识结构水平与课题研究的需要,针对个人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以自学与集体培训的形式相结合,
2、知识系统性培训。主要针对改革实验理论的学习培训。一方面,学
校尽最大的能力购买实验需要的相关书籍,同时学习者主动通过查阅网络、报刊等形式,收集学习资料。自学,做笔记,写心德体会相互交流,集中讨论,完成培训任务
3、在研究前、后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课题提供科学依据。
4、收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与研究方法,对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挖掘,分析与归类。
5、查阅学生作业,从学生的作业当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总结哪些作业形式对学生有利,作业量具体应该控制在多长的时间内。
6、及时对中途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总结,发现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一些做法及时改正,同时对好的做法进行经验总结,作好大面积推广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一)申报阶段(2012年4月10日以前)
学校组织数学组的相关人员对课题进行论证,搜集有关资料,深入课题内容的研究,确定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方案负责人:张先平。
(二)准备阶段(2012年4月月下旬到8月底) 1、论证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各种组织机构。
4、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和实验指导培训。 收集教师培训学习心得,负责人:李小敏
(三)实验路径阶段(2012年9月到2015年6月)
1、实验探索(2012年9月2015年1月),依据实验方案,制定实施操作细则探索实验规律。
2、增添实验设备以及扩充实验硬件资源,保证技术对实验的支撑。作好实验资料的收集积累与整理。
3、进行实验阶段总结。负责人:张先平
(四)实验总结阶段(2015年3月到2015年7月)
1、汇集研究资料,整理提炼经验总结,写出实验报告,整理研究成果,等待专家鉴定。
2、进一步总结研究经验与成果,在学校教师中全面推广。 将成果形式汇编为学生作业,收集教师论文,负责人:徐飞。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研究阶段 序号 (起止时间) 2012年41 月10前 2012年82 月底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方案 课题申报表 方案 课题实施张先平 课题研究张先平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