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作业1
计算机网络2009年春季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设备是( )
A 光纤 B 扫描仪 C 打印机 D 鼠标 答案: A
2、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物理层的数据传送单位是( )。 A. 报文 B. 帧 C. 分组 D. 位 答案: D
3、以下不属于多路复用技术的是( )。 A.波分多路复用 B.平分多路复用 C.时分多路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答案: B
4、RS-232是( )接口规范。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答案: A
5、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接口称为( )
A 网络服务 B 网络体系结构 C 网络参考模型 D 网络协议 答案: B
6、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 )
A 路由选择 B数据转换 C 拥塞控制 D 错误恢复 答案: B
7、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中,位中间的跳变可作为( )
A 结束标志 B 时钟同步 C应答信号 D 起始标志 答案: B
8、要使模拟消息能够在数字信道上传输,需使用( )技术。 A、调制解调 B、脉码调制 C、曼彻斯特编码 D、调频 答案: A
9、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终端、电缆、计算机 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答案: B
10、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必备的设备是( )。 A、网卡 B、中继器
C、调制解调器 D、同轴电缆 答案: C
11、双绞线由两个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组成,这样可以( )。
A、降低成本 B、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C、提高传输速度 D、无任何作用 答案: B
12、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答案: C
13、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 ) A、交互管理 B、透明传输 C、死锁处理 D、文本压缩 答案: D
14、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
A、 第N+1层将为从第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一个信头 B、第N层利用第N+1层的服务 C、第N层对第N+1层没有任何作用 D、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答案: D
15、OSI参考模型共分( )个层次
A 4 B 5
C 6 D 7 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媒体是( )
A 双绞线 B 光纤
C 卫星 D铜轴电缆 E 红外线
2、 调制解调器采用的调制技术有( )基本方式
A 电压调制 B脉冲调制 C 频率调制 D 幅度调制、 E 相位调制
3、资源子网中的网络节点包括( )
A桥 B 主机 C 交换机
D 终端 E 路由器
4、属于多路复用技术的是( )。
A.波分多路复用 B.平分多路复用
C.时分多路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E 幅分多路复用
5、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通信网可分成( )
A城域网 B公用网 C 局域网 D专用网 E 广域网
参考答案: 1 ABD 2 CDE 3 BD 4 ACD 5 ACE
三、判断分析(填\是\或\否\)(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1分,共7分) 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答案: 否
2、全双工数据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
答案: 是
3、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帧。
答案: 否
4、实际应用中,波特率越高,调制解调器传输速度越快。
答案: 否
5、OSI参考模型及其有关标准都是工程规范
答案: 否
6、电路交换需建立一条独占的信道,电路利用率不高
答案: 是
7、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
答案: 是
四、名词翻译(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OSI
2、ADSL 3、CRC 4、DQDB 5、CDMA
6、BPS
参考答案
1、OSI:开放系统互连
2、ADSL:非对称数据接入 3、CRC:循环冗余校验
4、DQDB:分布式队列双总线 5、CDMA:码分复用多路网络
6、BPS:Bits per Second ,比特/每秒
五、简答/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答分组交换的特点和不足。 答:
优点:
(1)节点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分组,而不是整个数据文件 (2)分组暂时保存在节点的内存中,保证了较高的交换速率 (3)动态分配信道,极大的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缺点:
(4)分组在节点转发时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延时
(5)分组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额外开销,管理控制比较困难
2、什么是数据传输速率、波特率、比特率?两种传输速率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数据传输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传送的的信息量。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传输的码元速率RS,是一种调制速率,单位是码元/秒。比特率是指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RB,单位是bit/s或bps。RB=RS·log2M.
3、OSI模型将网络分为哪几层,试从底到上依次叙述它们的作用?
答:
OSI网络模型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 物理层: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数据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
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2) 数据链路层: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协议和链路控制规程,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3) 网络层的任务是分组传送、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现端到端通信系统中中间节点的路由选择;
4) 传输层的作用是从端到端经网络透明地传输报文,完成端到端通信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管理;
5) 会话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面向用户的连接服务,它给使用的会话用户之间的对话和活动提供组织和同步所必须的手段,以便对数据的传送提供控制和管理;
6) 表示层的基本功能是对源站点内部的数据结构进行编码,形成适合于传输介质的比特流,到了目的站再进行解码,转换成用户所要求的格式并保持数据的意义不变;
7)应用层是作为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负责用户信息的语义表示。
4、信道带宽与信道容量的区别是什么?增加带宽是否一定能增加信息容量? 答:信道的发送和接收两端传输比特信号的最大速率称为该信道的带宽。用Hz表示。信道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上所能传输的最大比特数,用b/s表示。从理论上看,增加信道带宽是可以增加信道容量的,但实际上,信道带宽的无限增加并不能使信道容量无限增加,其原因是在一些实际情况下,信道中存在噪声和干扰,并且收发双方产生响应用高低电平形成的波形也不是理想的方波,这就制约了带宽的增加。
5、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在OSI体系结构中,协议是指某个层次的执行实体与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规则,服务是指一个系统中上下相邻两个层次间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下层实体为上层实体提供服务。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上提供的服务内容是通过对等实体间的通信协议实现的。
6、网络的分层结构中物理通信与虚拟通信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答:不相同 理由如下:
(1)物理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存在某种媒体,通过某种通信手段实现双方信息的交换。
(2)虚拟通信也称逻辑通信,通信双方无直接联系,通信是通过与进行虚拟通信实体相关的实体提供的服务,按一定规则进行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