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9:38:54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速度增加变慢,但速度一直在增大。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F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故A正确;

B. 物体的加速度向东逐渐减小,速度向东增加的越来越慢,故B错误,C正确; D. 由于速度一直在增大,当F减小到零时,物体向东的速度最大,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B 12.B 【解析】 【分析】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分析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判断摩擦力方向和有无。 【详解】

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等之前,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滑动,受传送带的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向右做加速运动;当物块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无相对滑动,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C 【解析】 【分析】

分析小孩所受弹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判断加速度方向,确定超重还是失重。当小孩所受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详解】

ABC.开始小孩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向上加速,小孩处于超重状态;当小孩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时,向上减速,小孩处于失重状态。小孩经历先超重后失重的过程。故AB错误,C正确;

D.当小孩所受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14.CDE AD 【解析】

答案第5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

本实验是通过作合力与分力图示的方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需要测量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根据这个原理来选择.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两分力和合力必须在同一平面内,两分力夹角适当,大小适当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据此作答。 【详解】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要用两根弹簧秤同时拉与一根弹簧秤单独拉时,将节点拉到同一位置,即两次实验效果相同即可,必须记下O点的位置来作参照,记下每次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两拉力的合力,与一根弹簧拉时的拉力大小、方向比较,在误差范围内是否重合。所以不需要测量细绳的原长和橡皮筋的长度。需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节点位置和拉力的方向。故AB错误,CDE正确。 故选:CDE

(2)A. 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两分力和合力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故A正确; B.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应适当,不一定是90°,故B错误;

C. 由于有误差的存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方向不一定沿PO方向,故C错误; D. 测力计的示数取得适当大些,橡皮筋形变比较明显,有利于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AD

15.加速度 小车 小于 【解析】 【分析】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可得出答案;要求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需求出绳子的拉力,而要求绳子的拉力,应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出整体的加速度,再以M为研究对象求出绳子的拉力,通过比较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和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的大小关系得出只有m<

(1)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 ,两小车运动时间相等,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

(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需要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即两小

答案第6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车质量相等;

(3)实验中用小盘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拉力。只有在盘和盘中砝码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绳对小车拉力大小近似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16.0.25 0.1 【解析】 【分析】

根据照片上数据可以知道滑块相邻的时间间隔和位移,根据匀变速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求出小滑块通过C点的速度;根据运动学推论求出滑块的加速度,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动摩擦因数. 【详解】

(1)闪光频率为每秒10次,闪光周期为T=0.1s,根据照片上的数据得出,小滑块通过C点的速度等于B、D间的平均速度:

m/s=0.25m/s;

(2)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即△x=0.98cm.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a=△x/t=0.0098/(0.1)=0.98m/s 根据小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 F合=f=ma,f=μmg μ=0.1

17.(1) 9m/s2 (2) 4N 【解析】 【分析】

已知初速度、时间和下落高度,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加速度;物体受重力和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阻力。 【详解】

(1) 物体下落时间t=2s时(物体未着地)下落高度: h= at= ×a×2=18m 解得:a=9m/s

(2)物体受重力和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 4×10?f=4×9

答案第7页,总11页

2

2

2

2

2

2

2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解得:f=4N

18.(1) 【解析】 【分析】

(2)

以结点O为研究,分析受力情况,根据三个细绳受到的拉力大小,判断哪根绳最先断. 【详解】

(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

(2)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力图可知:

19.设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a,由匀加速运动公式有 ; , 两式联

立消去at, 得到

【解析】 【分析】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的表达式,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通过速度时间公式得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判断是否相等. 【详解】

证明:设质点的加速度为a,在时间t内的总位移为s,则s=v0?t+ at 物体在这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

而 故可证

20.(1)FN=4N (2)v=12m/s 【解析】

答案第8页,总11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速度增加变慢,但速度一直在增大。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F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故A正确; B. 物体的加速度向东逐渐减小,速度向东增加的越来越慢,故B错误,C正确; D. 由于速度一直在增大,当F减小到零时,物体向东的速度最大,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B 12.B 【解析】 【分析】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分析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判断摩擦力方向和有无。 【详解】 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等之前,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滑动,受传送带的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向右做加速运动;当物块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无相对滑动,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C 【解析】 【分析】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