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

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9:51:25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第一单元 1.《 草原》知识点

1《 草原》一课作者(老舍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 )顺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了(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 )、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草原的景色特点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 3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 我从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些场景体会到“蒙汉情深”。

2.《丁香结》知识点

1.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丁香结”是指人生解不开的愁怨。“结”乃常态,要学会坦然面对。“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我们在学习中会享受收获,同时也会遭遇挫折,我们应该笑对学习中遇到的“丁香结”。

阅读链接

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春天刚来不久,芭蕉叶还未完全展开,丁香花也未绽放,打着丁香结儿。在春风中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忧愁。

2.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如果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才能飘香万里。

3.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经过霜的树木全都只剩下谢落的枝条,最让人伤心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丁香结。 4.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一、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年)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二、译文

移舟泊烟渚,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日暮客愁新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野旷天低树,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 江清月近人。

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三、主题思想: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写出了诗人羁旅之思。 《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他曾两度做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湖,建筑苏堤,造福于杭州百姓。 二、译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 白雨跳珠乱入船。

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 卷地风来忽吹散,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望湖楼下水如天。

只见湖面上天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 三、主题思想: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译文

明月别枝惊鹊,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清风半夜鸣蝉。

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远处的蝉叫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一阵阵浓浓的稻花香扑鼻而来似乎在告诉(行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听取蛙声一片。

这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欢叫声。 七八个星天外, 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两三点雨山前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路转溪桥忽见。

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三、主题思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

光,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

课后问答题: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答:《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是写月夜。但却不一样。例如《宿建德江》中的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表达了思乡之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则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孤寂、愁闷。《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出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表达了陶醉、喜悦的感情。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行诗句都是一幅画,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答:我看到了:1.从“黑云翻墨未遮山”诗句 看到:黑云汇聚图;2.从“白雨跳珠乱入船。”诗句 看到:西湖骤雨图;3从“卷地风来忽吹散”诗句 看到:狂风散云图;3“望湖楼下水如天。”诗句 看到:雨后西湖图。

语文园地一

词句段运用:(13-14页)

读一读,体会排比句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使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有形象生动之效。

3.运用排比,细致入微地写出了野花的多、亮、绚烂的特点。 分号的用法(14页)

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除此之外,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 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饭,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因古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 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对译: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

邀我至田家。

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第一单元 1.《 草原》知识点 1《 草原》一课作者(老舍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 )顺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了(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 )、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草原的景色特点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 3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 我从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些场景体会到“蒙汉情深”。 2.《丁香结》知识点 1.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