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汇总精讲(含答案解析)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汇总精讲
【知识结构】
验证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
微观本质
六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化 定义 学 化学方程式 意义 方 读法
程 书写 原则 式 步骤 配平 利用 思路
化学方程式 步骤 的简单计算 注意事项
【知识梳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 4、理解: 六不变: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
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典例1 【2019湖南怀化】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后总质量一定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分子数目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也可能前后相等;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种类。 故选:C。
典例2【2019四川自贡】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CH4 B.C4H4S C.C4H6S D.C4H8S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4H4S。 故选:B。
典例3【2019贵州安顺】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反应后物质质量/g 甲 8 4 乙 2 16 丙 8 X 丁 12 2 A.反应后X的值为8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D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的质量减少了8g-4g=4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2g=14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2g-2g=10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反应后X的值为8g,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g:10g=2:5,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丁,生成物是乙,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典例4【2019江苏苏州】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答案】D
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2H2S+3O2
2SO2+2H2O。
A.由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硫元素由﹣2价变为+4价,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故正确; B.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均为氧化物,故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个分子变化成了4个分子,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故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故不正确。 故选:D。
典例5【2019湖南益阳】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 (选择序号填空)。 A.化合物 B.单质 C.混合物
(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
【答案】(1)分子,3:1,A;(2)A;(3)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参加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保持不变。【解析】(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
1。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
(3)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参加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保持不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书写原则:(1)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符合客观事实。 3、书写步骤:
⑴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⑵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⑶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
⑷标: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
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4、书写注意的地方: (1)化学式不能写错;
(2)↑、↓只能标在生成物上,并且反应物有气体或固体时,不能再标↑、↓; (3)配平(配平时右下角的数字不能改动),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定一法; (4)反应条件不能漏,加热条件用▲; 5、意义:(1)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比;
(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相对质量=化学式量乘以系数); 6、读法:以C+O2
CO2为例。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注意事项:“+”读作“和”;“=”读作“反应生成”。
典例6 【2019广西北部湾】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O2═AlO2 B、2KClO3
2KCl+3O2↑
C、2CuO+C=Cu+CO2↑ D、FeCl3+3KOH=Fe(OH)3+3KCl 【答案】B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