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蛇 维基百科
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漢▼
关于“蛇”的其他意思,详见“蛇 (消歧义)”。
蛇
化石时期: 145-0 Ma
Pre? ? O S D C P T J K
Pg
N
白垩纪 - 全新世
王蛇
科学分类 Animalia 物门 Chordata Reptilia Squamata Serpentes ,1758 蓝色:海蛇;黑色:陆蛇 总科 目 Alethinophidia 目 Scolecophidia 蛇是无足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有鳞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共有3,000多种蛇类,包括体型最短小的细盲蛇科以至最长的蟒科及蚺科。为了配合蛇类窄长的身体,成对的内脏(如肺、肾)会在蛇体前后排列,而非左右互对。
部分蛇类拥有毒性,能令被其咬击的生物受伤、疼痛以至死亡,而且蛇毒的主要目的并非自卫,而是具备侵略性、征服性的。生物研究指蛇类大概于白垩纪时代由蜥蜴类衍生而成,不过亦有专家认为部分蛇类早已有能生活于水中的器官,因此不会是作为陆地霸主的爬行类所衍生的。现代蛇类的分类研究,大概可追溯至古新世时代。目前纪录中最巨型的蛇类是活于古新世的泰坦巨蟒(Titanoboa),长度达13
[1]
米,其化石被发现的年份是2009年;顺带一提,目前体型最细小的蛇类是卡拉细盲蛇(Leptotyphlops
carlae),其身长约莫只有10厘米。[2]
目录 [隐藏] 1 分类 2 演化 3 生物特征 3.1 摄食系统
3.2 蛇鳞
习惯
3.3 感官
3.
力
3.
觉
3.
应力
3.4 内脏 3.5 运动
3.6 繁殖 3.7 蛇毒
4 与人类的互动
4.1 蛇咬 4.2 弄蛇
4.3 捕蛇
4.4 蛇类
5 相关文化
5.1 东亚
蛇
5.2 欧洲
蛇
5.3 印度
的蛇
5.4 美洲
6 相关条目 7 备注 8 参考文章
[编辑]分类
主条目:生物分类学和蛇类列表
蛇类主要分成两大类,分别是真蛇下目及盲蛇下目。
真蛇下目:共15个科
种类 学名/命名者/命名年 例种 图片
瘰鳞蛇科
Acrochordidae
[3]
Bonaparte,1831
瘰鳞蛇
筒蛇科
Aniliidae
Stejneger,1907
[4]
红尾筒蛇
倭管蛇科
Anomochilidae
all、Wallach及Rossman,1993
[5]
李奥拿氏倭管蛇
穴蝰科
Atractaspididae
[6]
Günther,1858
穴蝰
蚺科
Boidae
Gray,1825
[3]
森蚺
岛蚺科
Bolyeriidae
Hoffstetter,1946
岛蚺
游蛇科
Colubridae
[3]
Oppel,1811
食卵蛇、瘦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