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地理图像图表选择题倒计时专项训练—柱状图(二)
本资料来源于《 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2009届高三地理图像图表选择题倒计时专项训练——柱状图(二)
a、b两城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旗杆(等高)的影长及朝向如下图,据此回答1~3题 1. 关于a、b两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地转偏向力比b地大 B.a地自转角速度比b地大 C.b地昼长的变化幅度比a地大 D.b地自转线速度比a地大 2. 若a、b城位于同一大陆,则该大陆可能是:
A.澳大利亚大陆 B.亚欧大陆 C.非洲大陆 D.北美大陆 3. 当a地杆影长为0时,则: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北京的白昼比广州长 C.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 D.恒河正处在枯水期
读我国西北部分山系1550年~1700年冰川与现有冰川面积的变化情况,回答4~6题。
4.图中所列山脉冰川面积变化率最大的是
A.阿尔泰山 A.纬度因素
B.天山
C.昆仑山
D.祁连山 D.海陆因素
5.与表中其他山脉相比,阿尔泰山现代冰川较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地势、地形因素 C.人为因素
6.我国西北山系现有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原因有
①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 ②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 ③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④过度砍伐森林 ⑤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
7.此图说明该地区 ( )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D.人口密度大
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A.中国
8.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 )
B.印度
C.英国
D.美国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9.形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国家政策影响的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造成的 积示意图。据图分析10—11题:
10.按图中的数码顺序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一组是( ) A.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中国 B.加拿大、法国、美国、日本、中国 C.美国、中国、法国、日本、加拿大 D.法国、中国、日本、加拿大、美国
11.上述国家的人口密度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①>④>② B.②>①>④>③>⑤ C.③>⑤>②>①>④ D.⑤>③>④>②>①
读五国(伊郎、日本、沙特阿拉伯、美国、法国)
石油储量、产量和消费量统计图,根据右图所给的资料12—13题: 12.图中序号①—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美国、日本、法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沙特阿拉伯、美国、法国 C.法国、美国、日本、沙特阿拉伯 D.美国、法国、日本、沙特阿拉伯 ③13、对③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主要以石油和煤为主 B.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C.进口石油的航线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 D.大力发展了水电和核电
读200913.下列对
下图是世界六国(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罗马尼亚)的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
污染指数300 232 146 115 167 92 70 109 54 95 98 215 石家庄 太原 哈尔滨 上海 南昌 郑州 湛江 重庆 兰州 乌鲁木齐 沈阳 昆明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年1月7日中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完成14—15题。 14.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家庄优于兰州,兰州优于沈阳 B.哈尔滨优于太原,太原优于郑州 C.上海优于郑州,郑州优于乌鲁木齐 D.太原优于昆明,昆明优于哈尔滨
15.按“城市——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排列,与图示情况相符的是………( )
① 上海—二氧化硫—汽车尾气排放
A.①②
B.②④
②兰州—可吸入颗粒物—燃煤取暖及扬尘 C.②③
D.③④
③湛江——可吸入颗粒物——沙尘暴 ④太原——二氧化硫——燃煤
下图是我国长沙、兰州、北京、乌鲁木齐四地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据此回答16---18题。 16.图中长沙可能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 17.②地夏季降水比春季少,原因是②地
A.深居内陆 B.夏季不受东南季风影响 C.夏季受副高控制 D.处于背风坡
18.在图中④城最适宜布局的工业是 ( )
A.棉纺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IT(软件)工业 下面四幅图是长江四条主要支流年内水量分配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完成19—21题。
19.图①②③④与下面选项排列顺序一致的是( )
A.乌江、汉江、湘江、嘉陵江 C.汉江、湘江、嘉陵江、乌江 A.①河流域空气湿度大,多云雾、阴天 B.②河盛夏水量大减,注入我国最大淡水湖 C.③河大部分流经高原,水能资源丰富 D.④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泄洪不畅 A.春夏之交梅雨期较长 C.能源、原材料开发潜力大
B.是重要的棉花产区 D.是我国重酸雨区
B.湘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D.嘉陵江、湘江、乌江、汉江
20.下列对各河流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21.上述四河流域的共性( )
示意的是我国某平原地区不同年代地下水位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读图回答22—24题。
22.图中显示1960年—1990年该平原地区
A.年降水量逐渐增大B.地下水位逐渐降低 C.年均温逐渐降低 D.年温差逐渐变小 23.该平原地区有可能分布在
A.华北平原中南部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东北平原的北部 D.珠江三角洲地区 24.对该地区农业生产不利的条件是
A.多酸性土壤 C.多盐碱地
B.冻土和沼泽 D.梅雨和伏旱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25-26题。
25.西南地区成为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经常有山洪爆发 C.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A.夏季大于冬季 C.西部多于东部
B.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严重 D.地势高峻,位于阶梯交界处
B.北部多于南部 D.春季大于秋季
26.一般而言 ,泥石流在我国的发生频率是
读下图(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完成27-28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