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生物复习资料

微生物复习资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28:58

第一章 绪论

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

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原核类:三菌(蓝细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即蓝藻,所以有时也称一藻、二菌、三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生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形体小,比面积大。 吸收快,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性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1比较G和G的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并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革兰氏阳性菌 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由肽聚糖和脂多糖组成

革兰氏染色法: 草酸铵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番红复染 原理: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含量与胶联程度都比较高,肽聚糖层多,所以细胞壁较厚,壁上的间隙较小,媒染后形成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不易被洗脱出细胞壁,加上它基本上不含脂质,乙醇洗脱时细胞非但没有出现缝隙,反而使肽聚糖层网孔因脱水而变得通透性更小,结果蓝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留在细胞内而使细胞呈蓝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含量与胶联程度较低。层次也少,故其细胞壁较薄,壁上的空隙较大,再加上细胞壁的脂质含量高,乙醇洗脱后,细胞壁因脂质被溶解而孔隙更大,所以结晶紫-碘复合物极亦脱出细胞壁,乙醇脱色后的细胞成无色,经过番红复染,结果就呈现红色。

2细菌的菌落特征如何描述?(提示:细菌菌落总的特征以及具有特殊结构时的菌落特征) 细菌菌落 湿润、粘稠、易挑起,质地均匀及菌落各部位颜色一致。 4 放线菌的菌丝类型有哪些?各有何功能?

基内菌丝: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

气生菌丝:多核菌丝生成横隔进而分化形成孢子丝 孢子丝: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2 酵母菌和霉菌的繁殖可形成哪几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酵母菌: 无性孢子包括掷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有子囊孢子

霉菌: 无性孢子有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

1

+

-

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

3 试设计一表格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提示:从细胞壁成分、破壁方法、营养喜好、最适生长pH值、菌落形态特征、主要繁殖方式等方面比较)。 细胞壁成分 细菌 放线菌 酵母菌 霉菌 几丁质或葡聚糖 溶酶菌 肽聚糖、脂多层 肽聚糖、脂多层 葡萄糖、甘露聚糖、蛋白质 破壁方法 煮沸、冻融、酶解 溶酶菌 蜗牛酶 营养喜好 多数的是异养的,少数的是自养的 大多数为异养厌氧菌,少数链霉菌为自养菌 7.5-8.5 兼性厌氧 异氧需氧型 最适PH 菌落形态特征 7-8 湿润、粘稠、易挑起 3.8-6.0 4.0-5.8 干燥、不透明、表面湿润粘稠、菌落疏松,常呈表面有致密的丝绒状 颜色单调、多为乳白色 芽殖、裂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主要繁殖方式 二分裂 分生孢子繁殖

5.名词解释

真菌:一类低等的真核微生物,没有光和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菌丝呈顶端生长。

酵母菌:一群能发酵糖类产能的单细胞真菌。 霉菌:丝状真菌的总称。 假酵母:生殖方式仅有无性繁殖。

假菌丝: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子细胞不立即分离而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则称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为假菌丝。

黏菌:亦称菌虫,营养方式及生活史近似于原生动物,形成子实体的特性又通常近似于真菌。

2

卵菌:营养体为单细胞或菌丝体。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或肽聚糖。

第四章 病毒

1 病毒具有哪些特点?病毒壳体有哪几种对称类型? 形体微小 无细胞结构

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代谢系统,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生活。 有感染性

在细胞以外大分子状态存在,不显示生命现象。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病毒的对称类型: 螺旋对称型壳体,二十面体对称型壳体,复合对称型壳体 2 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包括几个期?各期有何特点?

用病毒的稀释液去感染高浓度的宿主细胞,以保证每个细胞所吸附的病毒至多只有一个。待病毒吸附后,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病毒特征曲线。 潜伏期(潜伏期前一段,受体细胞内检测不到感染性病毒,后一段感染性病毒在受体内急剧增加。)

裂解期(感染性病毒数量剧增)

平稳期(受染细胞将子代病毒颗粒全部释放出来,病毒效价稳定在最高处的时期) 4 比较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的不同。

烈性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胞内增值,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

温和性噬菌体:除能以裂解循环在宿主细胞内增值外,还可以将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而与细菌共存。 6 名词解释

烈性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胞内增值,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

温和性噬菌体:除能以裂解循环在宿主细胞内增值外,还可以将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而与细菌共存。 裸露病毒: 包膜病毒:

毒粒: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一种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有固定的形态和大小,而且一般都有侵染性。

原噬菌体:某些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中,处于整合状态的噬菌体DNA即为原噬菌体。

溶源性转变: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溶源菌: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菌。

噬菌斑: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噬菌斑。

病毒效价:待测样品中病毒数量通常以单位体积病毒悬液的感染单位数目来表示。

3

亚病毒因子:含核酸或蛋白质侵染因子的一类简单病毒。 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共价闭合的单链RNA分子。

卫星病毒:是一类基因缺损,需要依靠辅助病毒,基因才能复制和表达,才能完成增值的亚病毒。

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仅由蛋白质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3 列举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培养基各一种。并指出培养基主要组分的作用。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细菌):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水 牛肉膏主要提供碳源和能量,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

高氏一号培养基:(放线菌):可溶性淀粉、硝酸钾、氯化钠、磷酸一氢钾、硫酸镁、硫酸亚铁、琼脂、水。

可溶性淀粉主要提供碳源和能量。

马铃薯培养基(真菌):马铃薯、蔗糖、琼脂、水。 马铃薯主要提供碳源,蔗糖提供能量。

4从培养基的功能、物理状态、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程度等不同角度,培养基各有哪些种类? (各类培养基要求附上名词解释)

根据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程度培养基可以分为: 1合成培养基:化学成分确定。 2天然培养基:化学成分不确定。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培养基可以分为: 1固体培养基: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2半固体培养基:呈浆糊状的培养基。 3 液体培养基:呈液态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功能培养基可以分为:

1基本培养基: 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成分。

2加富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需要的营养成分配置而成营养更为丰富的培养基。

3选择培养基:通过加入不妨碍目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已达到

4

搜索更多关于: 微生物复习资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 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 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原核类:三菌(蓝细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即蓝藻,所以有时也称一藻、二菌、三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生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形体小,比面积大。 吸收快,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性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1比较G和G的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并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革兰氏阳性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