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国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问题分析
作者:郭利原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22期
提要本文对我国现行准则下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问题提出质疑,诸如研发资本化阶段划分标准不清、资本化条件欠缺实际操作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盈余操纵等问题。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严格制定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通过使用同行评议,加强技术可行性测试的合理性。
关键词: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知识经济下,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所在。与此同时,会计环境较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是知识与技术在当前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生产形式从扩大再生产转向创新型再生产。同时,企业的竞争优势从对资源的占有与配置转变为对知识、科技、高科技含量的无形资产的拥有和开发,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资越来越多,研究与开发支出也从工业经济时代的从属地位一跃为现在的主导地位。随着企业研发投入加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研发的会计信息也有了更多的要求:诸如了解企业每期研发投入金额;企业内部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企业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与其研发投入的比例。而这些会计信息能否得到正确的反映并公开披露给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取决于企业能否正确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及披露。
二、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问题
我国采用研发支出存在多方面有利因素,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本化条件难以判定。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符合条件的开发支出可予以资本化处理,但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比如,“具有技术可行性”而言,倘若企业开展的是一项重大研发项目,那么对项目的每一阶段性成果的可行性测试可能不仅需要企业内部技术人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