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势在必行。 (三)内控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外国企业的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也逐渐对我国企业产生了影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也开始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逐步尝试着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仍然缺乏科学性与连贯性,致使内部控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一是内部控制系统组织不健全,如预算制度,采购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等都是空白,制度上的空白反过来更加重了管理的混乱程度。此外,更有某些企业把加强内部控制系统等同于执行了业务规章制度,甚至于有一些企业还出现了健全控制制度让位于业务发展的现象。二是偏重于事后控制\有的企业仍热衷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过分的注重事后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而忽略事前预防控制作用的发挥,实际工作中通常表现为待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后设法堵塞或予以惩罚,而不注重加强事前规范,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而控制效果却差强人意,从而使内部控制失去了效力。三是企业只注重对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而不注重对企业人员素质!会计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以至于无形资产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四)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若未
9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企业的管理都就难以及时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更难以对内部控制进行改进及决策,因此,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少不了完善的内部监督评价机制。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对建立内部监督不够重视,内部监督体系残缺不全、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内审机构的企业也缺少对制定内部监督评价体制构建的关注,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监督评价机制还很不完善。 (五)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我国内部控制系统中,虽然也有四大监督的关口,即:内部控制的自我检查、会计控制、内部审计监督、外部审计监督等。但是这几项都由于中小企业的种种特点导致监督效力大打折扣。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我国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都缺乏内部审计机构,我国《审计法》只对国有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做了强制性规定,对非公有制企业未作要求,致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都缺乏内部审计机构,即使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审计权威性和独立性差。于是,各级管理部门更加有恃无恐,趁机钻了内部控制的空子。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些是直接从财会部门选调的,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审计知识培训,这样的人员素质很难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应
10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有作用。另外,内部审计机构职能的发挥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最高层的主观意愿。
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是经营权和所有权集于一体,审计部门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发展完全听从管理者的命令而视自身工作准则于不顾。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是服务于企业的管理者,这就造成内部审计不能有效监督领导管理层。
四、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目标过于简单
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局限于查错纠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的方面,缺乏动态和前瞻性。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往往单纯从会计、审计的角度出发,其关注的范围也仅限企业的作业层,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内部控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内部控制过多的考虑现行条件的限制,侧重于内部的准则、条款的修订和修改,使目标局限于形式。
(二)内部控制文化建设乏力
有近 70%的中小企业并不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③,企业文化作用缺失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中小企业中。由于企业文化是在无形中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它的缺失不像生产线的短缺一样看得见、摸得着,故企业文化的建设往往不被管理层重视,致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没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11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企业缺乏风险评估机制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管理层次也较少,因此决策层能够较快的获取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所有者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经济学教育,对市场风险的判断还只是凭借着一种经验和直觉,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既不能通过采取准确的方法和措施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也不能针对这些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延误了企业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或降低风险的最佳时机。目前,我国许多私营中小企业主是从手工作坊起家的,他们生产经验丰富,却缺乏丰富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更不具备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知能力,也不可能意识到内部控制对其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作用在管理决策中表现为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甚至营私舞弊。
(四)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审计既是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 也是内控制度全面实施的基本保障。但在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 由于经营者对内审工作重视不够或存在观念上的误区, 企业或是没有设立内审机构, 或是即便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 内审工作的开展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其结果必然是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业务不规范, 审计人员缺乏且整体业务素质不高, 最终导致内部审计效能低下。另一方面, 我国虽然已逐步建立健全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 但由于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 加之管理分散、缺乏横向信息沟通, 亦未能真正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外部监督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