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必修1复习训练题3
为 J。(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8分)乙同学采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动能定理”研究的实验。
a.按图3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不
小车 纸带 电火花计时器 挂配重,反复移动垫木直到小
车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
垫木 b.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
轮悬挂质量为100g的配重,配重 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电火花计时器在被小车带动的纸带上图3 打下一系列点。从某点A开始,此后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为B、C、D、……; c.测量出B、C、D、……各点与A点的距离,分别记为x1、x2、x3、……;
d.用配重受到的重力分别乘以x1、x2、x3、……,得到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1、W2、
W3、……;(重力加速度g=9.80m/s2)
e.求出B、C、D、……各点速度的大小,分别记为υ1、υ2、υ3、……,再求出它们
的平方υ12、υ22、υ32、……;
f.用纵坐标表示速度的平方υ2,横坐标表示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作出υ2-W图
象,并在图象中描出(Wi,υi2)坐标点,再连成图线;
(以下计算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① 在步骤d中,该同学测得x4=40.00cm,则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4= J; ② 该同学得到的υ2-W图象如图4所示。通过图象可知,打A点时对应小车的速度υ0 = _________m/s;
③ 小车的质量M= kg。
答案:
3.0 2.5 2.0 1.5 1.0 0.5 W/J 0
0.1
0.2
0.3 图4
0.4
0.5
0.6
υ2/(m2﹒s-2) (1)① a、c、b、e、d;(2分)(有一个顺序错就不给分)
② 1.15(1.14~1.16);(3分)
③ 0.35(0.34~0.36);(2分) 0.33(0.32~0.34);(3分) (2)① 0.39;(2分)
② 0.50(0.45~0.55);(3分) ③ 0.30(0.29~0.31);(3分)
4.(2011东城一模)(18分)(1)某同学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他将单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测摆长l: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 ②测周期T:将摆球拉起,摆角小于5°时自由释放摆球,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将此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算出单摆的周期T=
t; 60 ③将所测量的 l和T值代入单摆周期公式,算出重力加速度g,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进实验报告中去。
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分别指出各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
① ; ② ; ③ 。
(18分) (1)(6分) ①要用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摆长l等于摆线长加上
② 单摆周期T的计算,应该是T=
d(2分); 2t(2分); 29.5③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取g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2分)。
5.(2011海淀零模)(18分)(1)用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
①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
木板 坐标纸 正确的是 ( )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
P1 位置自由滚下
斜槽轨道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P2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
P3 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
重锤 些 图7
图6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
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②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部分运动轨迹如图7所示。图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为l,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可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
1)① AD(3分)② 2
l;(3分)3gl(3分) g
6.(2011海淀一模反馈)(1)“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
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打点计时器 W0。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
纸带 小车 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橡皮筋 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
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木板 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关于该
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
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B.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C.应选择纸带上点距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
D.应选择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一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 (1)AC 7.(2011海淀一模反馈)(2)某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前,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v,②W∝v2,③W∝v。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在刚开始实验时,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读数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该同学的建议。
图甲 L P 速度传感器
Q O ①请你简要说明为什么不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
②让小球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释放,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1、L2、L3、L4……,读出小球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v1、v2、v3、v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怎么做? (2)①因为对物体做的功W与物体初始位置到测速器的距离L成正比。 ②下一步应该绘制L-?2图象
图乙 ?
8.(2011朝阳一模)(18分)(1)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D=________mm,d=________mm。
4 5 6 7 8
(1)50.75、50.80或50.85 3分 2.774~3.778 3分
9.(2011丰台一模)(2)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合外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小车所受到的拉力F为0.20N,小车的质量为200g。
①实验前,木板左端被垫起一些,使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为了平稳摩擦力
B.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绳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以用质量较小的砝码就可以拉动小车,以满足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要求 ②同学甲选取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做分析。小车刚开始运动时对应在纸带上的点记为起始点O,在点迹清楚段依次选取七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测量起始点O至各计数点的距离,计算计数点对应小车的瞬时速度、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起始点O到计算点过程中细绳对小车做的功。其中计数点D的三项数据没有计算,请完成计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中。
O A B C D E F G
点迹 x/cm v/(m﹒s-1) △v 2/(m2﹒s-2) W/J O A 15.50 B 21.60 0.656 0.430 0.0432 C 28.61 0.755 0.570 0.0572 D 36.70 E 45.75 0.953 0.908 F 55.75 1.051 1.105 G 66.77 ● ● ● ● ● ● ● ● 0.0915 0.112
③以W为纵坐标、以△v 2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中作出W---△v 2图象。B 、C、E、F四点已经在图中描出,请在图中描出D点,并根据描点合理画出图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