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6蚕的一生1 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6蚕的一生1 教案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6 19:47:27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6蚕的一生1 教案教学设计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2单元《动物的一生》 第6课 《蚕的一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第1、3、4、5课时,依序讲述了蚕从卵里面出生,通过吃桑叶、蜕皮等一系列的行为逐渐成长,然后吐丝结茧变成蚕茧,最后破茧而出成为蚕蛾。第六课是对前面四个课时的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升华,通过结合前面的认识,了解到蚕的一生,也通过了解蚕的一生,感受生命的奥妙。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通过前面四个课时系统的学习,也经过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学生对蚕的外形和行为特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蚕的生命过程变化多端,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量十分巨大,也不够连贯和完整,可能会出现错漏和偏差。

能力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逻辑思维有待发展,因为要加强直观教学。学生现在有一定的绘图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对于要掌握到大量的知识,还是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多感官参与的学习,让学生牢记知识的同时,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情感基础 对蚕的一生感到十分浓厚的兴趣,对蚕的生命过程也感受十分的奇妙,需要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惜光阴。 科学概念目标

1、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

2、蚕是蚕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3、蚕的生命周期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能利用各种资源,归纳、整理出蚕的一生的思维导图。 2、能正确辨别蚕的一生的外形、运动、食物等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1、小组合作完成蚕的一生的思维导图,通过辩论和找错的形式构建脑海中的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结构科学严谨的精神。

2、通过学习本章节知识,了解蚕在短暂的一生勤勤恳恳地完成了生命赋予他们的使命,从而提升学生敬畏生命,珍惜光阴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蚕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能掌握蚕的生命周期从出生到死亡,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基本特点。

难点 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和小报等资料。

教师:蚕的一生的多媒体课件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蚕卵孵化出蚁蚕,到蚕蛾产出更多的蚕卵,直至蚕蛾死亡,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蚕的一生。我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观察记录你们养的蚕呢?

照片、图画、记录表、视频、观察日记等方法展示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回顾观察记录的方法都有哪些,围绕不同的观察记录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回顾蚕的一生,归纳总结出蚕的生命呈周期,并且分为四个阶段。

二、蚕宝宝找妈妈——蚕的不同生长阶段特征

①同学们,今天老师摘了一片桑叶,然而桑叶上有很多的小东西,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

②通过蚕卵、芝麻模型的比较,在脑海得出蚕卵的大小的概念。 学生观察比较模型的大小关系。

③蚕宝宝出生了,出生的蚕宝宝长得怎样?(引出为什么叫蚁蚕)蚕宝宝出生后会想什么?(展开找妈妈之旅)

学生总结出生的蚕的样子,知道蚁蚕名字由来。

④蚕宝宝需要带上什么样的行李出发(引导学生说出蚕的食物是桑叶) 学生回答:食物,桑叶。

⑤蚕宝宝在找妈妈之旅也不断地成长,从一龄蚕慢慢地长大成五龄蚕,告诉学生蚕宝宝停止进食进入休眠后,会蜕皮,蜕皮后就有了新的名字和新的变化。

学生观察并比较1-5龄蚕的异同并引导学生说出。

⑥教师讲述:蚕宝宝需要出国找妈妈,但是没有身份证,没法通过安检。警察叔叔说,你有办法证明你就是一只蚕,我就给你通过,同学们帮助一下蚕宝宝好吗?

学生通过描述蚕的各种特征帮助他证明自己就是一只蚕。引导学生说出蚕的生活、运动和外形等特征

⑦教师讲述:蚕宝宝来到国外,找不到妈妈,但是生活需要很多的开销,蚕宝宝可以做什么样的工作呢?

蚕宝宝到了蚕蛹阶段,引导学生说出各种蚕对人类的贡献。

⑧教师讲述:蚕宝宝始终找不到妈妈,但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同学们,你知道如何区分雄蚕和雌蚕吗?

蚕宝宝到了成虫-蚕蛾阶段,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区分的方法。

⑨教师讲述:蚕进行交配之后,雄蚕就会死去,雌蚕产卵后也会死去。 引导学生明白、感受蚕的精神。

通过图片、图画、简单记录表格的方法记录蚕的一生,通过蚕宝宝找妈妈的故事,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蚕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变化。启发学生,蚕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蚕的各个生长时期的特征,并且能够看到蚕不同时期的图片可以迅速辨认。让学生回忆各自养蚕时,明确蚕的不同阶段的形态、行为特征以及所经历时间。共同归纳出蚕的生命周期。 三、应用——养蚕日记找一找

教师展示养蚕日记,发布抢答命令,让学生找出日记里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通过分析日记,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并抢答回答问题。更加巩固整个养蚕的经过以及蚕的一生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整理、归纳蚕的一生的外形、运动、食物、时间等特征。 四、总结、延伸

通过养蚕经验和所学知识,提炼出养蚕的影响因素。板书和小结:整体认识蚕的一生,经历蚕卵——蚕(幼虫)——蛹——蚕蛾(成虫)四种形态的变化,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通过蚕终其一生都无法找到妈妈,但是他的一生过得十分充实,没有浪费到一点光阴,十分值得人类去敬畏和学习。 小结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小结2:蚕的一生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以补充句子的形式回答, 假如我是一只蚕,我会:

假如我的生命只有56天,我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回答问题。用科学课进行德育,通过蚕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光阴,奉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

6.蚕的一生

蚕(幼虫)

卵 蚕蛹 蚕蛾(成虫)

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死亡 【教学反思】 以逻辑性强的故事讲知识,以发散性强的提问学知识。

用蚕宝宝找妈妈的故事,把蚕的一生环环相扣,吸引学生的兴趣,也给学生一个很好地回顾知识的思路。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的提问,引导学生更好地开阔思维,如讲述蚕的特征时,问如何证明自己是一只蚕,讲述蚕的奉献的时候,问蚕可以做什么工作挣钱。这样一来,从不同角度的提问让学生多方面重新认识蚕,把前面几节课的内容进一步的提升和内化。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6蚕的一生1 教案教学设计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2单元《动物的一生》 第6课 《蚕的一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第1、3、4、5课时,依序讲述了蚕从卵里面出生,通过吃桑叶、蜕皮等一系列的行为逐渐成长,然后吐丝结茧变成蚕茧,最后破茧而出成为蚕蛾。第六课是对前面四个课时的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升华,通过结合前面的认识,了解到蚕的一生,也通过了解蚕的一生,感受生命的奥妙。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通过前面四个课时系统的学习,也经过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学生对蚕的外形和行为特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蚕的生命过程变化多端,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量十分巨大,也不够连贯和完整,可能会出现错漏和偏差。 能力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逻辑思维有待发展,因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