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角铅锌矿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报告 DOC - 图文
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锌浮选机容积=0.75~0.8,一般入选矿石品位锌1~2%,铅0.3%左右,原矿经破矿磨矿至-200目50%后,采用先抑硫浮选铅,再浮选锌的优先浮选流程实际选矿结果说明该类矿石选矿流程简单,选矿工艺成熟,选别指标较好。
该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较好。 3.2.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3.2.2.1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地处亚热带,温湿多雨,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降水量1460.9mm。地形为低山丘陵区,相对高差约200m,切割较强烈,沟谷较发育。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见间歇性小溪和山塘。地下水类型为花岗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坡积冲积物孔隙水,均埋藏浅、流量小、季节性变化大。矿山充水主要为断裂构造带渗水导水,但涌水量都不大。
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3.2.2.2 工程地质条件
围岩为致密坚固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矿体为较坚硬的硅质胶结角砾岩,稳固性抗压性好,故坑道中一般都不需支护。仅在局部破碎发育处,矿体稳固性差,透水性大,易造成坍塌,需及时支护。但总体而言,矿体及围岩稳固性好。
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3.2.2.3 环境地质条件
由于该矿的围岩和矿体稳固性好,井下开采并未造成地表开裂塌陷。矿山开采的矿石加工冶炼均在异地进行,无废气、污水、废
16
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渣排放,对水系、土壤、生物和周边环境均未造成破坏,使青山绿水的原貌总体得以保存。只是大量废石堆放,使局部林木被毁,这只有待矿山结束后得以修复。
总体而论,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3.2.2.4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该矿井地处平江县城北东方向约32Km,其供水、供电、通讯和交通运输等均较为便利;本矿山开采过程中基本无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产生;井下和地面采取洒水降尘、湿式作业、配带卫生口罩等防尘措施,可有效降低粉尘危害;噪声振动和不良气候危害对矿山生产影响较小;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属弱震区,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地震对矿山开采危害性小。综上所述,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总体较好。 3.2.3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根据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一一大队于2010年7月编制提交的《湖南省平江县五角铅锌矿矿山储量年报(2009年5月~2010年6月)》及备案书,至2010年6月底止,五角铅锌矿共获得保有铅锌矿资源储量(122b+333)矿石量10.8万吨,铅金属量1634吨,锌金属量3475吨,其中(122b)矿石量7.7万吨,铅金属量1171吨,锌金属量2305吨。其中122b基础储量可靠程度较高,按可信度100%利用;333资源量为外推资源量,可靠程度较低,按可信度75%利用。
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为:
Q=122b+333k=7.7+3.1×75%= 10.0(万吨) 式中:
17
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Q-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万吨; k-333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取75%。
经计算,矿山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为10.0万吨,其中利用333矿石资源量2.3万吨。
3.2.4对地质勘探报告质量的评述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一一大队收集有比较详细的矿区自然地理、矿山地层、地质构造、矿床特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他有关矿山地质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在2009年8月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一一大队提交的《湖南省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储量年报》的基础上,于2010年6月组织地质技术人员深入矿区现场开展本次资源储量检测地质工作,于2010年7月编制提交了《湖南省平江县五角铅锌矿矿山储量年报(2009年5月~2010年6月)》。
《湖南省平江县五角铅锌矿矿山储量年报(2009年5月~2010年6月)》本次资源储量检测地质工作,重点对该矿新施工的185、150中段和新施工的探采坑道进行地质编录、采样化验、储量估算。坑道编录严格遵循《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地质素描图用压平法展开,编录两壁一顶。所采样品,一律送核工业二三0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化验,其误差均在允许误差之内,质量可靠,估算的矿产资源储量基本达到了控制或推断的要求;基本上满足零星资源类小型矿山编制开发利用方案的需要,因此,该储量年报可以作为编制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的依据。
18
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4.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4.1开采方案
4.1.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该矿山开采范围较小,仅开采一个矿体,矿体规模不大,稳定性一般,开采技术条件总体较好;矿山建设条件较好,交通运输、供电、供水等条件均具备。根据矿床的开采条件、矿山现有资源储量规模、生产设施现状、有效矿块、开采下降速度、服务年限、产品市场需求状况及政策要求等情况来确定建设规模,建设规模对比方案见表4-1。
表4-1 建设规模对比方案表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 (万吨) 日产矿石 100 10.0 150 200 300 建设规模 服务年限 (万吨/年) 3 4.5 6 9 3.3 2.3 1.7 1.1 备注 推荐 故,本方案推荐矿山的生产能力为100t/d(3.0万t/a),该方案既符合国土资发[2004]208号文件《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中关于最低生产规模的要求,同时也与矿山的资源条件相匹配,达产也较容易。
2)产品方案
经生产实践,矿山选矿工艺成熟、选矿技术指标较好,本方案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