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合10 现代文诗歌+文言文+语言文字运用(解析版)-2020年新高考山东语文新题型组合训练
组合10 现代诗歌阅读+文言文+语言文字运用
板块一现代诗歌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复活的土地 艾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已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沪杭路上。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开篇语出惊人,腐朽的生活即将结束,表达了对民族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B.“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通过写河岸上欣欣向荣的春景,表达对民族觉醒的乐观态度。
C.“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诗人呼吁播种者及时播种,就是呼吁人民大众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起抗争。
D.“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写出了诗人为了民族的奋起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
6.D 解析:“献出自己的生命”错,这里表现的是“战斗者”因土地的复活而产生的情感激荡、热血沸腾的高昂情绪。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首诗的语言是素净的、庄重的,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但却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震撼心魄的艺术魅力。 B.“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即将复活,照应标题。 C.第二节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大地充满生机时的激动与喜悦。 D.“就在此刻/你一悲哀的诗人呀”,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情感得到释放,增强了抒情效果。 7.A 解析:“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错,本诗虽不像一般的诗歌那样大量运用形容词以描述景物、抒发情感,但也运用到“高亢”“辛勤”“明朗”“温热”等少量形容词。 8.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两句诗的含意?(4分)
8.①水深火热的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勉励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②“悲哀的诗人”就是指作者自己,作者让希望在自己久久负伤的心里苏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将到来;③诗人也是民众的一部分,诗人所体现的情感,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借勉励自己来勉励人民大众。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法国散文家蒙田把预兆或预言称为“内心骚动的影像”和“神圣的灵感”,艾青也说“预言是‘照亮灵魂的火花’”。有人说艾青就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本诗以“复活的土地”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9.①“土地\贯穿全诗,从眼前所见的大地想到播种者、诗人和战斗者,使诗歌浑然一体;②“复活的”指看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之时,诗人发现了别人还没有看见的新事物,联想到了苦难即将过去,发现了曙光似的预兆;③多年郁积在胸中的伤痛、忧患和期待,使诗人全身心体验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④“复活的土地”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人预言伟大的抗日战争即将来临,并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充满信心;⑤“复活的土地”中的“地”与整首诗的韵脚更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板块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太祖讨邈、布于濮阳,布破走,遂据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余县,皆拔之。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别征刘表,破表别将于
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候。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
(选自《三国志·曹洪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B.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C.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D.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10.B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曹洪家里富裕但本性吝啬。文帝年轻时向他借钱没能满足,常常恨他,于是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之机,把曹洪关进大牢并判处死刑。
句中,“假求”意思是借东西,这里指借钱。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不称”是“假求”的结果,“常恨 之”的原因是“向他借钱没能满足”,因此,“不称”应与上句相连,与下句断开。排除CD两项。所以选B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表字,人的别名。古人出生后,在命名的同时往往还要命字。 B.从弟,同族的伯伯或叔叔的儿子中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即堂弟。 C.文帝,后人写史,一般用谥号或庙号称帝王;“文帝”中的“文”即是益号。 D.薨,古代用来称诸侯之死,后世也用来称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11.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项。,“古人出生后,在命名的同时往往还要命字”解说错误,古人到成人时才有字。所以选A项。 1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洪识大体。在太祖失去马的时候,他认为太祖比自己更重要,主动把自己的马让给太祖骑,自己
步行跟随。
B.曹洪善用人脉资源。他凭借与扬州刺史的交情,亲自带领家兵到扬州,在那一带招募到士兵数千人。 C.曹洪屡建奇功。攻打徐州时,他冲在前面,率先占领东平、范县;吕布败逃后,他又转攻他地,接
连攻克十多个县。
D.曹洪家本性吝啬。文帝年曾假装向他借钱,以此考验他,但是曹洪不答应,文帝因此对他怀恨在心。 12.D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文帝年曾假装向他借钱,以此考验他”分析错误,文帝年轻时向他借钱是真的缺钱,不是假装借钱。原文表述为“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所以选D项。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 (2)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
13.(1)扬州刺史陈温向来与曹洪交好,曹洪带着自己的家兵一千多人,到陈温那里招募士兵。 (2)当时正赶上大饥荒,曹洪率兵在前面,率先占领了东平、范县,征集粮食来接济大军。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与……善”,与……交好;“将”,带领;“就”,靠近。 (2)“将”,率领;“据”,占领;“以”,目的连词,来。
14.汉文帝要处死曹洪时,卞太后为何极力替他求情?请简要说明。(3分)
14.①危急时刻,为太祖让战马。②利用与陈温的交情,为太祖招募士兵。③饥荒时,征集粮食,接济大军。④攻城略地,多次立功。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汉文帝要处死曹洪时,卞太后极力为他求情的原因,结合文本分析如下: ①“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危急时刻,为太祖让战马。
②“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利用与陈温的交情,为太祖招募士兵。 ③“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 饥荒时,征集粮食,接济大军。 ④曹洪跟随太祖,攻城略地,多次立功。 【参考译文】
曹洪字子廉,是太祖的堂弟。太祖率领义军讨伐董卓,大军行至荥阳,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太祖失去了战马,敌兵追赶得很急,曹洪下马,把自己的战马给太祖,太祖推辞不要。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可以没有您。”曹洪就步行跟从太祖来到汴水岸边,水太深不能过河,曹洪就沿着河边找到了船只,与太祖一同渡过汴河,逃回谯郡。扬州刺史陈温向来与曹洪交好,曹洪带着自己的家兵一千多人,到陈温那里招募士兵,招到庐江上甲兵两千人,向东到丹杨又招到几千人,与太祖在龙亢会合。太祖征讨徐州,张邈背叛太祖,把整个兖州拱手献给了吕布。当时正赶上大饥荒,曹洪率兵在前面,率先占领了东平、范县,征集粮食来接济大军。太祖在濮阳一带征讨张邈、吕布,吕布败逃,曹洪于是占领了东阿一带,转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