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6.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6.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7:28:19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 了解李时珍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课标解读] 基础目标是掌握詹天佑幼年留学、回国建造铁路、维护国家铁路主权等方面的主要活动。能力目标是理解他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感受他为振兴中华孜孜以求的精神。考查的重点多与其他科学家综合命题,集中在突出贡献和科学精神、爱国精神上。

【情境激趣诱思】

货币上折射的历史 右图是一枚1914年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面额50元,主图为京张铁路实景,取材于该路开通之初拍摄的“青龙桥站西上下火车同时开行由南望景”照片。京张铁路于1909年建成,它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巧妙地设计了一条“之”字形线路,成功地越过了八达岭之巅。纸币上的铁路正好处于“之”字形线路的分岔处(拐点在右侧画面外)。两段轨道近似平行,且路基高度相差如此悬殊,极为罕见。看上去两列火车都朝左侧行进,而实为上下行反方向运行(上边的火车下行,开往张家口方向;下边的火车上行,驶向北京方向)。这在单线铁路上堪称奇观。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为世人瞩目,同年,他被选入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和英国皇家工商技艺学会会员。京张铁路的通车,极大地增长了中国人民自强奋进的志气,“实业建国”“筑路强国”的呼声日益高涨。1912年,孙中山先生提出10年建造20万公里铁路的宏伟设想,亲自视察京张铁路,并邀请詹天佑协助筹划全国铁路。1913年,詹天佑又赴日本考察铁路,为建路募集资金。上述纸币正是顺应时代潮流而面市的。

【诱思探究】上面的材料显示出京张铁路和詹天佑在当时国人心中怎样的地位?

【教材内容详解】

一.幼童留学生

1.背景:清朝派幼童赴美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培养洋务人才。 2.留学生涯:1872年赴美留学;1878年高中毕业,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国家。于第三年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

3.结果:1881年,清朝保守官僚以美国发生排华事件和留学生“抛荒学业、背弃孔孟之道”为由,取消留学事业,将留美学生分批撤回国。

留美幼童:中国留美幼童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1872

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的学生赴美国留学。据不完全统

计,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幼童在美国接受西方的教育,学习西方教材,不但学到了许多新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接触了较多的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这些新变化都被清政府的保守官僚视为大逆不道,不可容忍,引发了一场围绕留美幼童的中西文化冲突。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全部学生被召回国。

[学思同步探究]

问题探究:P85 学思之窗。你认为这种教育目的会不会在幼童身上产生中学与西学的矛盾?幼童留学夭折的主要原因会不会与此有关?

提示:中学和西学在教育目的上肯定会产生矛盾,这也是幼童出洋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学体现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满腹儒家经纶、满口仁义道德、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封建奴才,而西学不光是要掌握格物致知的西方科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具备独立人格,向往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公民,甚至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封建官吏主观设想幼童的最佳模式是掌握西学来为中体服务,但在实践中,幼童在接触西学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体”的影响,这样必然出现封建势力所深深恐惧的西化、洋化,这也是他们所最不能容忍的,所以就把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召回,幼童出洋在坚持了十年之后因此夭折。

例题探究

例题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政府一面让出洋的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国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以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二 幼童们非常容易“美国化”,不愿穿中式服装,尤其是那根拖在脑后的长辫子,既麻烦,又常遭到白眼,不少幼童索性把辫子剪掉,见清廷长官时再弄一根假辫子装上,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失去了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也不大遵守了,还特别好动,经常出没于篮球和足球场上,詹天佑等人还组织了棒球队。负责管理留美幼童的清廷守旧官僚视幼童的这种新变化为大逆不道,清政府对他们失去了政治上的信任,最后不得于1881年将幼童凄然撤回而告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清政府让幼童出洋的目的何在?与哪一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2)材料二说明清政府的目的达到没有?试结合材料说明。 (3)如何评价清政府让幼童出洋这一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的境遇。第(1)问先从材料中总结幼童出洋的目的,然后判断其与洋务运动有关;第(2)问直接依据材料分析说明;第(3)问注意客观的评价这一事件。

答案: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巩固清朝统治。洋务运动。

(2)没有;留美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装,把辫子剪掉,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失去了兴趣,不大遵守封建礼节等。

(3)由于中学和西学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幼童出洋留学的失败,但客观上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些人才。

二.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

1.就职福州船政局:学习海军驾驶,后任水师学堂英文教习。 2.崭露头角

(1)出色完成铺轨任务:1888年任津沽铁路帮工程师,在短短80天内完成铺轨任务。 (2)建造滦河大桥:在英、德、日等国工程师接连失败的情况下,新选桥址,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3.修建京张铁路

(1)时间:1905年开始,历时四年,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 (2)背景:

①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路权。

②清政府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1905年决定修建京张铁路。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 了解李时珍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课标解读] 基础目标是掌握詹天佑幼年留学、回国建造铁路、维护国家铁路主权等方面的主要活动。能力目标是理解他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感受他为振兴中华孜孜以求的精神。考查的重点多与其他科学家综合命题,集中在突出贡献和科学精神、爱国精神上。 【情境激趣诱思】 货币上折射的历史 右图是一枚1914年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面额50元,主图为京张铁路实景,取材于该路开通之初拍摄的“青龙桥站西上下火车同时开行由南望景”照片。京张铁路于1909年建成,它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巧妙地设计了一条“之”字形线路,成功地越过了八达岭之巅。纸币上的铁路正好处于“之”字形线路的分岔处(拐点在右侧画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