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六大报纸印刷厂考察报告
附件19
国内六家报业集团印厂考察报告
——关于新建印厂规模、布局及设备配置的专题报告
2003年12月16日至21日,集团副总经理董向玲率龙华办金敏华、熊辅兴、田光一行四人先后对京报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印厂进行了实地调研;紧接着在12月25日至28日,董总再次率龙华办岳继武、金敏华、熊辅兴,财务中心陈文伟参观考察了上海文汇新民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及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刷厂(印务中心)。这两次调研主要就集团龙华项目涉及的新印务中心厂房布局、设备购置、发行系统的配置(包括插页机)、商业印刷、招商及运做机制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六个考察对象也是在上述诸方面有着自己明显特色的国内报业印厂。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以供集团领导决策参考。
一、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的经验教训 1、基本情况:
厂址厂房 京报集团印务中心位于距集团总部23-24公里的通州区台湖镇,在南五环路之外。
厂址总占地230亩,其中印厂实际用地100亩,其余为记者村、娱乐项目用地。印厂建筑面积29694平米,其中2个纸库7068平方米╳2=14136平米,可储2万多吨纸。此外还有一个400多平方米的中转纸库,可储160多卷纸,够用一天。印厂厂房大致为164米长,
128
75米宽。
厂房的建设是1996年下半年设计论证,1997年末出图纸,1998年初动工,1999年底建成投产,目前已运转四年。土建投资9000多万元,厂房总投资2亿多元(不包括印刷设备)。京报集团印厂厂长表示,一旦动工,“干起来非常快,千万不要匆促上马”。
主要设备 随新建厂新购四组8塔罗兰大型机JOMAN(两组6色,两组8色。现在准备加滚筒),两组罗兰UNISET60中型机,耗资2500万美元,其中大型机设计能力14万印张/小时,实际11-12万印张/小时(机器利用率约为设计能力的70-75%);另从老厂搬迁来一台罗兰60卧式机;目前尚未全面使用CTP制版,从节省费用角度,仍主要依靠照排机。
发行大厅有11条龙骨线,14台堆积机。
印量、印价及员工 产量约500万印张/天,最高月份1.64亿对开张,2003年印张数16.5亿。基本上都是彩报。用纸量一年不到5万吨。印刷均价5.2分/印张。全厂在编员工242人,另有24人小时工。8个见习工。
2、经验与教训:
关于厂房规模 目前京报集团印厂厂房还留有加3组机器的余地,为今后发展创造了条件。其厂房、纸库高15米,跨度24米,据介绍曾有日本报业代表参观该厂时认为厂房过高,建筑成本和空调耗费大,不利于经济。该厂厂长在介绍情况时也表示厂房的公共通道过宽。纸库则给人浪费空间过多的印象。京报集团印厂的同志还提出,
129
货梯设计要实用,不能光为好看,否则容易浪费空间。
供纸线 6年前决策时决定上自动流水线供纸及剥离纸张,京报集团印厂厂长表示,这一决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为节省了大量人手,而且方便。但是因为他们采用的是有轨的供纸线,厂长承认,“现在落后了”,因为无轨的感应器供纸线更节省地方。
发行系统 有认为印刷与发行的空间比例应以1:2甚至1:3为宜。京报集团印厂厂长明确表示,他们的发行场地小了,现在一共才700多平米。他提醒说,第一轮建厂前应与邮局协调好邮发场地。因京报集团印厂没购买自己的发行系统,邮发系统为邮局属有,工作中时常产生摩擦。
选址与布局 新厂投产后因厂区与高速公路原设计接驳系统未到位,集团的早报送报受影响,尤其中午经常发生交通堵塞,耽误了向市区送《北京晚报》(一般上午11:30提前开始印晚报,中午十二点是晚报最后截稿时间。下午1:00印第17-24版,1:30印1-16版。下午2:40-3:00印完),所以“北晚”不得不在市内另设了5家代印厂(人民、新华社、经济、工人日报印厂等,代印晚报的1-24版)。据介绍,2003年1-10月,集团付给代印厂的费用是8千万元,一年下来突破1亿元。这可能是这家印厂最为人诟病之处。对方建议我们在市内保留一分厂。目前京报集团印厂正考虑在北京市内兼并收购一家报纸印刷厂。
纸库分离有弊病 纸库和印厂车间应尽量相连。现该印厂两纸库与车间仅相
130
隔一条马路也造成诸多不便。比如适应温度的问题,纸张损耗增加成本的问题等。
关于机器配置 机器设置、如何运转与办报思路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大小型机的搭配。当时主要为晚报考虑,大量买大型机。但现在受到不少的束缚,1999年投产后因为交通、路程的问题,晚报匀出一部分给代印厂。由于老厂拆掉,未保留中、小型机,大型机在对外经营上的灵活性就比较差。
彩报 当时晚报和日报都是黑白印刷,认为最多也就是单面彩+套红,缺乏远见。对中国市场、中国读者和广告主而言,可见的将来全彩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当然潮流更替,至于以后会不会回归,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商务印刷 建议考虑上商业印刷。可先上半商机,完全可以应付报纸铜版纸、轻涂纸印刷的需要。也可考虑单张胶印机,专做短版。以及3万/小时的商业轮转机,可以印制高档画册、期刊。在插页广告业务尚未启动的情况下,京报集团目前每天有1-7个印张的铜版纸需要印刷,光是日邦公司一家一个月就从它这里拿走400多万元的印刷费。现该集团也在论证是否上商业印刷,据悉有厂家表示机器可分期付款。
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印厂的“阳光工程”做法 1、基本情况
厂址厂房 新厂占地96亩,距报社仅9公里,虽在三环路之外
13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