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明确:济南冬天的“温晴”。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明确: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
5 / 15
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沿用陆军品评语)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3、理清条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用自己过去的住地与济南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写济南的冬天。在作者眼中,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无不涂上“温晴”的色彩。这个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2段),写济南全景图;第二层(第3-4段),写济南的山景;第三层(第5段),写济南的水色。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6 / 15
四、语段精读
1、研读第1段,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明确:
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一—向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2)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五、课堂小结
7 / 15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积累
2、熟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重音和停连。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听写字词积累
二、语段精读
(一)研读2-6段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1)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8 / 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