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建设规范2016-2020
识体系和基本规律,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应具备两门及以上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力。专业和实习指导教师须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了解本专业(工种)的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并能胜任教学工作。
4.学校应积极组织和督促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培训、教科研活动,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教科研情况要纳入本人的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岗位职务评聘的条件之一。
5.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按照教育部《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相关要求,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每五年参加实践的累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
(二)教师队伍建设
1.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学校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师资培训的经费投入;保证教师数量、结构适应教学需求,生师比达到20:1;截止到2020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30%以上;研究生学历教师应占教师总人数10%以上。
2.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和培训制度(新任教师上岗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教师岗位培训时间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
3.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要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专业进修,有计划、
有步骤地加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积极开展教师校内培训。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要制定培养方案,安排有经验的教师负责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学校要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市级培训,参加专业实践和专业进修,鼓励他们承担市级及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4.要建立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学校要制定规范的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对兼职教师有要求、有考核并加强管理。学校骨干专业中,行业(企业)任职的兼职教师应占专业教师的15%—25%。截止到2020年,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应达30%以上。
5.重视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要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提升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师自我评价,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三)教师考核制度
1.学校要根据教学需要设臵教师工作岗位,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及工作规范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和具体要求。
2.学校要建立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学校要成立教师考评小组,对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
德、业务水平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评选先进、晋级的重要依据。
六、教研与教育科研管理
学校应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学校的教研和教育科研工作。
(一)教研室(组)的管理
1.学校要选择师德好、业务能力强和有一定组织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并加强对教研室(组)的领导和管理,保证学校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2.教研室(组)活动应包含熟悉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研究教法、集体备课、交流经验、以及学习教育理论,落实教学检查和抓好实验室建设,负责教改和教育科研课题的具体实施等内容。
3.教研室(组)活动应有计划、有总结、有考勤、有记录;要认真组织听课和教学观摩活动,注意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积累和丰富教学资料,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教育科研管理
1.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围绕市教委重大改革、重大项目,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2.加强对国家级、市、区和校级课题的管理,做到按时开题,做好阶段性总结与结题工作。
3.重视教改成果和先进教育理论的推广,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交流大会,组织一次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
七、信息技术管理
学校应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组织机构及职能
1.学校应建立信息技术教育中心,加强学校信息技术建设和管理。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规章制度;管理、使用、维修信息技术设备;组织、开发教学软件,建立信息资源库;组织教师和学生的网上教学培训工作等。
2. 要加强数字校园建设。遵照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数字校园规范》,完善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
3.学校应建立信息技术课教研组,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加强选修课教学。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
1.学校应建有校园网,具备教育管理、辅助教学、行政管理、内外交流等功能。 学校应做好网络维护,确保网络畅通与安全,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交流等提供全面支持。
2.学校每学期组织1—2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培训和专题研究课,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每年至少开发出1—2项应用性较强的教学软件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营造学校人文氛围,提高学校教育品位。
八、教学设施管理
学校要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臵标准》的教学设施。
(一)实习、实训场所的管理
1.学校要重视实习、实训场所和实验室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应覆盖所有专业。专业仪器设备要规范、完好, 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2. 学校要注重教学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加强教师教学设施设备应用能力培训,注重教学设施、设备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教学设施设备的作用和利用率。
3.要建立健全实习、实训场所和教学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安全管理。主管校长要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项检查。
(二)图书馆及体育设施的管理
1.学校应建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配有一定数量的纸质图书、刊物和一定比例的电子读物,并配备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学校要加强对图书室(馆)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充分发挥图书馆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陶冶情操的作用。
2.学校运动场(馆)和器材设备要满足教学需要。学校体育场(馆)和器材设备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做到定期保养,及时维修,保持常用器材、设备完好无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