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园区产业孵化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
湖北宜都工业园区产业孵化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年9月
的发展。
(5)科技型企业是目前孵化器的主要对象。目前孵化器中孵化的基本上都是科技型,尤其是高技术型企业。
3、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孵化器实践始于1987年,以武汉东湖创业中心为起点。目前,全国有产业孵化中心或创业中心共100多家,居世界第3位,正在孵化和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4100多家,已经培育成功的企业1300多家,年技工贸总收入101亿元,从业人员14万人,转化科技成果4000多项,逐步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我国的孵化器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研究试验阶段(1987—1988年)。以武汉东湖创业中心成立为标志,孵化器事业在我国开始兴起。
(2)初创阶段(1989—1993年)。孵化器的基本工作方式是从项目孵化人手。
(3)发展阶段(1994—1998年)。这一阶段,我国创业中心已发展到73家,并成立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
(4)提升阶段(1999至今)。这一阶段,孵化器向着规模化、效益化、专业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中国城市孵化器网络已在北京、上海、江苏、武汉、天津等科技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构建。
湖北宜都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5 -
湖北宜都工业园区产业孵化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年9月
我国孵化器建设不仅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方面作出了较大的成绩,而且在推动我国企业建立创新机制、盘活存活资产、安臵富余人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组建孵化器中有政府投入管理,如苏州高新区国际产业孵化中心;有企业投入为主,如北京北内制造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有限公司;有多方参股、专门班子管理的孵化器,如上海市杨浦孵化基地。
比如经济发达地地区的宁波市,自1999年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基地以来,截止2005年底,鄞州、江东、江北、海曙、镇海、北仑、慈溪、象山等8个市(市)区均建立产业孵化中心,全市拥有国家级创业中心2家,新扶持认定市级创业中心7家。全市拥有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创业服务中心达到10家,该10家创业服务中心建设资金总投入5.42亿元,中心孵化场地总面积20.4万平方米,2004年新增在孵企业100多家,在孵企业数已达568家;新增在孵化项目154项,在孵企业全年总收入16.5亿元,为社会解决9567人就业,已累计毕业企业33家,毕业企业全年总收入3.03亿元,解决社会就业人员1629人。宁波科技创业中心作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孵化器,已集聚各类创业人才3500余名,其中博士、博士后近150名,留学归国人员90余名,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的浙大科技创业中心也即将竣工,现已引进创业企业20余家,并与400多个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签订了入驻意向。我市周边科技与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乐清、温岭、新昌、嵊州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产业孵化中心,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湖北宜都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6 -
湖北宜都工业园区产业孵化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年9月
4、我国孵化器产业在有序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投资主体单一,政府色彩浓厚。主持孵化器运营的管理人员由于编制所限,人员较少,只能对在孵企业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
(2)硬件设施有余,管理服务支持不足。我国现有的孵化器基本是由政府划拨土地并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大量的资金专门兴建的,硬件设施完备,收费低廉,对在孵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服务支持,但不直接对在孵企业提供管理支持,与国际上的孵化器所提供的全面服务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3)孵化器效用没有充分发挥。目前仅作为当地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一种方式,还没有涵盖孵化器的完整意义。
(4)孵化器数量多但质量不高。
四、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发展孵化器的相关政策 1、孵化器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孵化器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为目标,以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为突破,坚持“支持创新、鼓励创业、优化环境、拓展功能”的总要求,进一步从整体规模上推动我国孵化器的发展,突出特色化与专业化,强化技术与资金服务能力,推进“创业导师+专业孵化”的孵育模式,打造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
湖北宜都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7 -
湖北宜都工业园区产业孵化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年9月
心的孵化服务能力,提高孵化质量与水平,推动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服务专业化、服务平台标准化、服务内容国际化,形成孵化器可持续发展机制,打造国际一流的孵化器群体,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
2、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的原则
“十一五”期间,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要坚持以下六个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臵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孵化器建设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原则,鼓励多元投资、多种形式和体制运营以及多区域层次发展;三是坚持质、量并重原则,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努力提高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实现服务质量的跨越;四是坚持自主创新原则,要紧密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五是坚持广泛发动原则,进一步拓展孵化器的社会基础,根据创业者和市场的需求,扩大创业服务的受益群体范围;六是坚持行业推进原则,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规范服务,搭建共享平台,培养核心竞争力。
3、孵化器的重要性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提升我国孵化器孵化功能和形成大规模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总体目标是:通过扩大总体规模,增加孵化器数量,以扩大创业服务的受益群体范围;通过拓展和强化
湖北宜都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