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马概第二章部分练习

马概第二章部分练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6:44:53

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8.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BC)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9.经验论的错误在于(BCD) A.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1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BCD)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ACD)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2.“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CD) 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论 C.教条主义 D.唯理论

14.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BC)

A.生而知之(孔子) B.不虑而知(孟子) C.不行而知(老子)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ABD)

A.感性认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5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理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16.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CD)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17.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动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动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C)

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

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 18.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BC)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茌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19.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误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表明(ABCD)

A.知行相互促进 B.行先知后 C.知行不可分割 D.知行合一

20.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ABCD)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21.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AB)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6

2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BCD )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23.下列观点体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有(ABCD)

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B.遵循真理尺度就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 C.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D.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

24.价值的特性是(ABCD)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25.价值的客观性在于(BCD)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具有客观性

27.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ABCD) 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动体性、

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28.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BCD)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动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动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29.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动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

7

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30.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BCD ) 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BCD)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2.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BD) 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论述题:

1.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利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案要点:

(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相对性和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割裂开来的倾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4)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种战略和策略)不能被当成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2、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同旧哲学的认

8

搜索更多关于: 马概第二章部分练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8.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BC)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9.经验论的错误在于(BCD) A.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1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BCD) A.感性认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