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统编)版 六年级上语文 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统编)版 六年级上语文 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5:59:45

部编(统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说明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2.本单元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都写出了令人感动的情节。如:《桥》一文中老支书在桥头指挥全村人过桥的情节,《穷人》一文中桑娜从邻居家宝来孩子后等丈夫归来的情节,《在柏林》一文中老兵的妻子在车厢里数“一、二、三”的情节等。这些情节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有感情地读出这些情节。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深刻感受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内心情感。作者利用多种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出动人故事的,并学习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另外,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要逐步学会语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学习老支书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桑娜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可怜老兵的悲惨命运,愤恨可恶的战争。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

12.桥 本课描写了老支书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撤离,舍己为人的故事。重点是感情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利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塑造人物的写法,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2 1.感情地朗读,找出写老支书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深刻理解课文。 2.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讨论结尾点明人物关系的好处。 13.穷人 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桑娜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十分贫穷的情况下,收养了邻居家2 的两个孤儿。课文赞美了穷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重点是通过自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了解文中人物对话、心理活动以及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1. 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的美好心灵,分析作者运用对话和心里活动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的好处。 2.了解作者托尔斯泰的情况。 14*.在柏林 课文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 凄楚的故事:一位后备役老兵已 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但1 还是被迫把妻子送进疯人院后再去参战。重点是读懂课文,从多层面理解课文, 1. 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2.讨论探究课文中两次出现“静”都是在什么情况下。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学1 会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重点是交流时,把具体的理由说清楚。 1.小组内的同学分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交流的过程。 2.和同学交流: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 学生复习本单元的三个故事,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提示学生认真读材习作:笔尖引导学生根据已提供的环境和人 流出的故事 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虚构的1 2

故事。 料,注意到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性格等限制词语。 语文园地 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 活动描写和情节描写刻画人物, 通过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了解情节描写的作用,了解关键1 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尝试写出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指导学生先回顾课文中的几个人物形象,再结合课文来想一想人物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多次读相关句段,感受“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情节描写的作用,了解重点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尝试写出恰当的心理活动细节。古诗积累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快乐读书吧 阅读故事,了解同龄人的成1 长经历,体验成长故事阅读的乐趣。重点是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借助文本,开发文本的功用。从课本单一地读懂内容,拓展出思想教育和学习写法的方面,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渐渐爱上阅读。 12 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3

教学重点

1.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9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了解梗概

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课件1、2:出示课题】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一)检测生字词预习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咆哮、呻吟、祭奠”等。 【课件3】

生字:咆哮 嗓 党 淌 哑 揪 呻 废 词语:势不可当 狞笑 拥戴 放肆 跌跌撞撞 呻吟 搀扶 祭奠

1.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党支部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谈话导入

1.结合“奠”字理解“祭奠”的意思,想一想:在本课中是谁祭奠谁? 2.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部编(统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说明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2.本单元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都写出了令人感动的情节。如:《桥》一文中老支书在桥头指挥全村人过桥的情节,《穷人》一文中桑娜从邻居家宝来孩子后等丈夫归来的情节,《在柏林》一文中老兵的妻子在车厢里数“一、二、三”的情节等。这些情节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有感情地读出这些情节。 (2)体会作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