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重庆市江津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两个实心物体,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5:3,体积之比是4:5,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A.3:4
B.4:3
C.25:12
D.12:25
2.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 A.
B.
C.
D.
4.在清澈的水池边的人看到池底变浅了,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光路图是
A. B. C. D.
5.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北方冬天冰冻衣服变干--汽化现象
B.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 C.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 D.冬季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
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C.秋天,薄雾缥缈
B.夏天,露水晶莹 D.冬天,瑞雪纷飞
7.如图所示的“复读鸡”是一款会说话的毛绒鸡,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重复你的说话内容。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复读鸡”发出声音不是靠振动产生的 B.“复读鸡”和你说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两者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传播速度不同
D.若你声音太小,“复读鸡”没有反应,说明频率不够高
8.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说法正确的
A.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B.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D.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9.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10.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杯壁上残留盐水的质量; ⑤将烧杯用电吹风吹干,测出干燥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⑤⑥ 二、填空题
11.平时我们习惯于讲“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_____的比油大,平时我们也习惯于讲“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_____比小孩大。
12.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凸透镜的焦距f_____(可能大于/等于/一定小于)距离L.然后小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白纸,如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_____(大于/等于/小于)刚才测得的距离L。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⑤①②③⑥
13.小南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 cm,像距v=15 cm,则光屏上是倒立______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____. 14.如图所示,是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实现快速灭火。
15.“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分辨不同的乐器和选手。
16.一天放学小明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1m/s的速度匀速行走了一半路程用时5min,突然下起了大用,小明站在原地从书包中拿出雨伞并撑开共用时8s,接着他马上以2.5m/s的速度加快步伐匀速小跑回家。小明家距离学校_____m.小明回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三、计算题
17.小明在电视上看到2018年的第一场大雪造成有的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测量:①用电子秤测出空桶的质量为1.4kg;②将桶里装满水,用电子秤测出其总质量为2.4kg;③将桶里水全部倒掉,再装满雪,测出其总质量为2.0 kg.请计算:(已知水的密度 ρ水=1.0×103kg/m3)
(1)桶中水的体积是多少m (2)雪的密度是多少kg/m
(3)若屋顶面积为100 m2,雪的厚度为0.5m,则屋顶雪的总质量多少
18.如图所示是小东同学骑着某质量为12kg的助力车,在平直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全程共运动8min,在第5min时刚好到达全路程的中点,g取10N/kg,则:
33
(1)若助力车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动力的功率恒为2kW,则助力车匀速运动时,动力做功多少J? (2)在全程运动的时间内,助力车受到的平均动力为车和小东总重的0.25倍,全程动力做的总功为5.4×10J,那么,小东的质量为多少kg? 四、实验题
19.小明想测地板砖的密度,他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胶头滴管和一些水。他利用这些仪器测量一小块地板砖的密度。
5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观察到指针如图所示,应将天平右侧的_____向______(“左”或“右”)移动,直到横梁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小块地板砖的质量m0. (2)如图所示,设计“测一小块地板砖的体积”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_____的总质量m1;
②把一小块地板砖轻轻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烧杯中的水面恰好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量此时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2;
(3)地板砖的密度表达式是ρ=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ρ水).
(4)实验后,有同学发现地板砖会吸水性,则所测量的密度值将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1)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选填“放大”或“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光屏上成的烛焰像逐渐向上移动,则需将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
(3)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需要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 21.小婷学习了光现象的知识后,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她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甲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针孔相机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
(2)小婷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乙所示.则她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图丙中的________。
(3)小婷把针孔相机远离旗杆顶上的国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国旗的像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若将针孔相机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再用它看窗外景物,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________(改变/不变),说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影响/不影响)像的形状。
2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成实验 (1)实验所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原理制成的,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_____(选填“内焰”、“外焰”或“焰心”)
(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_____(选填“A或“B“)套装置。 (3)水中的气泡在沸腾前_____,沸腾时_____(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