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简答题1
1、职业有害因素及分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指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某些对劳动者健康和作业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下列三类: P8-P9 2、怎样进行粉尘危害的控制?
法律措施——立法、执法;粉尘最高容许浓度。
技术措施——用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最根本措施,改革工艺、革新设备;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 卫生保健措施——健康检查(就业前和定期检查);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防尘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3、防止振动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消除或减轻振动源的振动;限制作业时间;改善作业时间;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医疗保健措施;职业卫生教育;振动卫生标准; 4、何为法定职业病
5、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明确调查目的; 对照人群的选择;
确定接触和疾病的含义; 表格设计;
6、简述高温作业的类型与特点
高温作业是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干热型)炼钢、铸造、陶瓷、热处理等
特点: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人体受到对流热和辐射热的作用。 2.高温、高湿作业(湿热型) 印染、造纸、缫丝等
特点:高气温、高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形成湿热环境。 3.夏季露天作业 农田劳动、建筑、搬运
特点:作业环境中热辐射较强,且辐射持续时间长。形成高温与热辐射的联合作业环境。 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有哪些?
⑴体温调节;⑵水盐代谢;⑶循环系统;⑷消化系统;⑸神经系统;⑹泌尿系统; 7、在生产性有害因素中,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哪些特点?
⑴绝大多数自然存在;⑵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危害与否及程度均由参数决定;⑶来源明确;⑷空间分布不均匀;⑸存在状态不同,有连续和脉冲之分。⑹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物理因素的特点 1.大部分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或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须的。 2.每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
3.当产生物理因素的装置停止工作,则相应的物理因素便消失。
4.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是不均匀的,多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关系衰减。 5.在许多情况下,物理因素对人体的损害效应与物理参数之间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6.绝大多数物理因素在脱离接触后,体内不再残留。 8、为何要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简述中暑的治疗?
⑴轻症中暑:离开作业环境,到阴凉出休息,给予含盐饮料。
⑵重症中暑:①热射病:降温,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即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②热痉挛:即使给清凉饮料必要时静滴葡萄糖生理盐水,补充钠钾离子 ③热衰竭:通风降温,充分休息,给予清凉饮料,对症处理。
10、生产性噪声可对人体听觉系统造成哪些影响? 暂时性听阈位移——听觉疲劳,听觉适应。 永久性听阈位移——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 爆震性耳聋。
11、红外线辐射与紫外线辐射对机体的影响有何不同。 12、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 13、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
⑴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类型,含量越高则发病时间越短,病情越重.不同类型的石英致病能力顺序为鳞石英>方石英>石英>柯石英>超石英,晶体结构中致病能力顺序为结晶型>隐晶型>无定型.
⑵肺中二氧化硅的蓄积量,此值主要取决于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和防护措施. ⑶其他粉尘的协同作用,如铁粉尘,砷粉尘,煤尘的存在会加重矽肺发病 14、除了听觉系统外,噪音还可以对人体产生哪些损害。 ⑴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记忆减退,情绪不稳,神经衰弱。 ⑵心血管系统:血压不稳,心律不齐。
⑶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 ⑷消化系统:为耻功能紊乱,纳差。 ⑸对生殖系统和胚胎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⑹影响工作效率
15、简述职业病的特点
⑴病因明确⑵病因大多可检测,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致病,一般存在剂量-效应关系⑶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⑷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诊早治,康复效果良好⑸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发病率 16、建设部门在新、改、扩建项目中应如何做好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 17、如何预防铅中毒?
⑴降低铅浓度:工艺改革,通风,控制熔铅浓度,以无毒或低毒物替代铅;
⑵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防尘烟口罩,严禁在车间吸烟进食,下班淋浴,定期体检,定期监测工作环境。 ⑶职业禁忌症:贫血、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肝肾疾患、心血管器质性疾患 18、影响振动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振动本身的特性(频率、振幅、加速度); 接振时间; 体位和操作方式; 环境温度和噪声;
工具重量和被加工件的硬度;
19、职业中毒的诊断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料? 20、何为法定职业病?
21、简述矽肺的诊断原则和方法 22、防止噪声危害措施有哪些?
制定工业企业卫生标准;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个体防护;健康监护;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 23、简述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影响? 24、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25、简述控制粉尘危害,预防尘肺发生的措施?
答案要点:改革,水湿化作业,密闭化,通风除尘,个人防护,加强管理,教育以提高工人素质,查体早发现。 26、职业病损包括哪些类型?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27、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作用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28、简述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来源?
29、结合中毒表现说说一氧化碳和氰化氢毒作用机制的异同点?
30、不同的作业类型各自有何特点?哪种作业类型容易疲劳?为什么?
⑴静力作业:依靠肌肉的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完成作业。能力消耗不高,但极易疲劳,原因是静力作业时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心血管反应无法克服肌张力来保持局部能力供应和代谢产物的清除,造成局部肌肉缺氧,乳酸堆积,引起疲劳。
⑵动力作业:依靠肌肉的等张收缩完成作业,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血液充分灌流而不易疲劳。 31、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接触时间和方式;噪声的性质;其他有害因素共同存在;机体健康状况及个人敏感性;个体防护;
3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量和途径都受那些方面的影响?
1)呼吸道,影响因素:毒物浓度、血气分配系数、水溶性、劳动强度。
2)皮肤 影响因素:毒物浓度、脂水分配系数、皮肤完整性、皮肤部位、暴露面积、气温气湿。 3)消化道
33、举例说明工作有关疾病与职业病的区别。
(1)职业病是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联系的疾病;而工作有关疾病则具有三层含义: ⑴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担不是唯一的直接病因 ⑵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暴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 ⑶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 工作有关疾病举例:矿工的消化性溃疡,建筑工的肌肉骨骼疾病 34、请论述粉尘理化特性的卫生学意义
⑴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暴露时间:作业场所空气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暴露时间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刺激,中毒和致敏作用.
⑵粉尘的分散度,其值越大,在空气中浮游的时间就越长,沉降速度就越慢,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越多;而且,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越容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危害就越大.分散度还与其在呼吸道中的阻滞有关,AED值为10-15u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到,AED值小于5um的粒子则可以进入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⑶粉尘的硬度,主要与粉尘的对呼吸道黏膜的机械性损害有关. ⑷粉尘的溶解度,其值越大,对人体危害就越严重 ⑸粉尘的荷电性 ⑹粉尘的爆炸性
35、简述疲劳的阶段分期特征。
⑴第一阶段:疲劳感轻微,作用能力不受影响或稍下降。
⑵第二阶段:作业能力下降明显,但只涉及生产质量,对产量影响不大。 ⑶第三阶段:疲倦感强烈,作业能力急剧下降,精疲力竭,无法继续工作。
36、何谓中暑?按发病机制怎样分类?各自临床特点是什么?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性疾病。
热射病 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先出汗、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系统症状。
热痉挛 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患者神清、体温多正常。 热衰竭 由于高温作业,体内血液的重新分布,导致脑部供血暂时减少而晕厥。一般起病急,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 37、射频辐射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高频电磁场的防护——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卫生标准;
微波的防护——屏蔽辐射源,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的距离,个体防护,健康检查,卫生标准。 38、职业中毒的诊断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料?
职业史、劳动卫生现场调查、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39、如何预防职业中毒?
1)根除毒物,改善生产工艺
2)降低毒物浓度(技术革新,通风排毒) 3)个体防护
4)工艺建筑布局合理化 5)安全卫生管理 6)职业卫生服务
40、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1.根除毒物 2.降低毒物浓度 3.工艺、建筑布局 4.个体防护 5.职业卫生服务 6.安全卫生管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