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方案 - 图文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整治方案
第一章 地面下沉开裂
一、常见地面下沉部位
1.无地下室建筑:室内、外地面下沉。
2.有地下室建筑:地下室外围散水、道路、园林地面下沉。 二、常见地面下沉开裂产生原因
1.无地下室建筑:室内外回填土均采用机械回填,一次性完成。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夯实,且压实密度未达到0.94。
2.有地下室建筑:地下室外墙边坡均采用机械回填,一次性完成。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夯实,且压实密度未达到0.94。 三、施工控制要点 (一)无地下室建筑
1.地基回填土在2m以上的场地,须先对该地基进行强夯或其它措施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桩基或天然基础)工程施工。
2.若该地基软弱,且地基回填土较深(2m以上),且不便于强夯等措施对地基回填土进行密度改造,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与设计院商量,首层增设钢筋砼梁板结构。
3.若该地基为原土结构,回填土在2m以内,可采用分层夯实方案。或室内外回填土选用石碴、砂卵石、无有机物的建筑碎碴、含砂量较高的回填土等,通过机械夯或水夯等方式达到设计回填土压实密度要求。 (二)有地下室建筑
1.边坡回填土必须层层压实(每层厚度小于50cm)。可采用吊锤夯实法或机械夯实法。 2.边坡回填土可选择石碴、砂卵石、无有机物的建筑碎碴、含砂量较高的回填土等。通过吊锤夯、机械夯或水夯等方式达到设计回填土压实密度要求。 3.边坡外回填前,若有深埋的化粪池,应先施工完成后再回填土。 4.边坡回填土完成后,要用压路机压实,再开挖安装室外给排水电气管网。
5
第二章 钢筋砼结构工程
一、地下室工程
1、常见地下室开裂渗水部位
(1)底板大面积潮湿,无明显裂缝,无明显渗水部位 (2)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施工缝(冷缝)位置 (3)局部严重渗水
(4)后浇带两边接口开裂渗水
(5)地下室底板与外墙水平接缝位置开裂渗水 (6)电梯井、集水井内渗水
(7)后浇带砼浇筑完成后,结构薄弱位置开裂渗水 (8)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强电管与墙相接位置渗水 (9)地下室顶板天窗、通风井周边渗水 (10)地下室外墙止水螺杆位置渗水 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
(1)砼强度、抗渗等级均达不到设计要求。
(2)砼浇筑过程中,砼覆盖间隔时间过长,产生施工缝(冷缝)。 (3)局部振捣不密实、漏振、砼结构松散不密实等。
(4)后浇带浇筑前垃圾、松散砼、积水等清理不干净;砼水灰比过大、膨胀补偿不够等。 (5)外墙水平接缝处,砼浇筑高低不平,止水钢板不起作用。
(6)电梯井、集水井坑内积水未抽尽,导致砼标号降低;或砼振捣不密实。
(7)后浇带砼浇筑后,结构形成整体,结构内力重分配后,在整体结构薄弱位置产生应变
开裂。
(8)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未安装防水套管或套管周边砼浇筑不密实、或管与导管间没按
相关规范要求堵塞严实等。
(9)顶板采光井和出顶板通风井未做砼翻边或翻边高度不够,施工缝渗水。
(10)外墙止水螺杆铁环片与螺杆焊接时焊缝不严密,或脱模过早打松了止水螺杆等。 (11)地下室顶板砼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施工车辆在板上行驶或堆放大量钢筋作加工场超负
荷使用。
6
3、施工控制重点
(1)地下室防水,以结构自防水为主。要求商品砼厂家对外加剂(膨胀剂、缓凝剂、抗裂
纤维、引气型减水剂)提前28天进行试配,并进行砼标号和抗渗检测;砼必须达到设计标号和抗渗等级要求。
(2)施工前对人、机、料做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备施工预案。严禁地下室底板、外墙、
顶板浇筑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停工待料,人为产生施工缝(冷缝)。
(3)砼采用分层浇筑,泵送砼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板面
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必须采用机械提浆收面。
(4)底板或顶板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自养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保持潮湿环境。采用覆盖
保湿养护7天,不间断养护14天。
(5)后浇带内砼应在60天后进行浇筑,采用微膨胀防水砼,强度等级高于两侧原砼一级;
养护时间28天以上。
(6)所有后浇带施工缝(电梯井、集水井、剪力墙根部、塔吊口、出料口等)宜采用钢板
止水带(3 mm厚止水钢板、宽度不小于300 mm、折边30-50 mm,双面满焊)或按设计要求采用优质橡胶止水带。
(7)电梯井、集水井结构砼浇筑前,井外壁和垫层的外防水施工要确保不渗水,降水水位
必须低于坑底垫层底标高,砼浇筑时确保坑内无水,振捣密实。 (8)地下室结构应变开裂,采用环氧树脂高压注浆补裂堵漏。
(9)出入地下室的所有管、线,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水套管,且套管内壁与管间,采用
专用防水填充材料分次堵塞严实。钢套管焊接固定在外墙钢筋上,复核无误后方可浇筑砼。
(10)出地下室顶板采光井、通风井、梯间等构筑物,必须做防水翻边,与顶板同时浇筑。
地下室外墙脱模时间应大于7天。
(11)地下室外墙止水螺杆的止水片厚度应大于1 mm;环宽30 mm,焊缝饱满。 (12)对于地下水位高,水压大的地下室工程,必须根据当地地质和基坑外原有建筑物结构、
市政管网分布等情况,选用合理降水方案。
(13)地下室顶板砼未达到100%强度,严禁车辆通行。严禁超重汽车在地下室顶板上通行;
严禁超设计荷载堆放钢材、周转材料、建筑材料等。
(14)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防水和防水保护构造,均按设计相关说明和各部位防水构造
大样图施工。
7
二、楼面砼结构工程 1、常见开裂、渗水部位
(1)客厅结构板或跨度较大结构板板中龟裂,或板角45度斜裂。 (2)卫生间板底开裂、顶灯预埋盒处渗水。 (3)排水立管穿板预埋管周边渗水。
(4)北方地区:地热施工,在门口处、墙根处、纵横墙转角处开裂。 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
(1)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水灰比过大,或外加剂过量、或初凝前未收面;或气温过
高、气候干燥,失水过早;
(2)板刚度不够,板厚达不到设计厚度,特别是不同标高板面的板厚。
(3)板负筋(特别是不同标高板面的负筋)在砼浇筑过程中被踩踏下沉移位;板转角钢筋
未按设计要求布置。
(4)支撑体系下沉或整体刚度不够,不足以抵抗砼输送泵的水平推力。支模方式不合理。 (5)过早拆模或过早增加板面施工荷载。
(6)每天养护时间太短、次数少,或养护天数不够。
(7)卫生间底板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沉箱施工砼浇筑时,大量浮浆流入板底所致。 (8)排水立管未按设计要求预埋套管,或管洞封堵未分次封堵或堵塞不严。 (9)预埋管线的管径过大或位置不合理,多条管线重叠布置或分布不合理。 (10)地热砼面积过大,未留伸缩缝。
3、施工控制重点
(1)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和标号。楼面砼浇筑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板厚度;严格
控制不同标高板面的板厚。
(2)砼浇筑过程中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禁踩踏板面负筋,避免墙、柱钢筋移位。 (3)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板中,距离板面或者板底不少于1/3h,并≥30mm,同一
位置线管不
宜三层或三层以上交叉。在管子交叉处,两根管子外径相加值可以大于1/3板厚,但此时管子外皮的保护层厚度a≥25mm。并按结构及电气设计施工图要求设置钢筋加强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