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创商誉的确认与信息披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创商誉的确认与信息披露
作者:王庆峰
来源:《现代企业》2013年第05期
尽管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但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还有中国会计准则都已将商誉纳入报表(仅含并购商誉),说明商誉作为资产要披露的观点正逐渐被接受,存在披露的价值。那与商誉本质相同的自创商誉为什么却被拒之报表之外呢? 一、 商誉的本质
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特殊经济资源,它是一项看不见的无形资源,但是会对企业的现实收益和未来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W.A佩顿1922年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商誉是未来超额收益的估计价值。杨汝梅1926在《无形资产论》中从四个角度分析商誉的经济性质:商誉为企业中特殊亲善之结果;商誉之持久性;商誉必有可转让之可能;商誉必有可以货币计量。同时他认为商誉“专指一部分之总剩余利益(即超越寻常利益之利益)”。此外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中对商誉的总结为:好感价值观、超额收益观、总计价账户观。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界普遍认同商誉存在并能一起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这一事实,而对于商誉的具体要素和计量存在争议。本文认为,自创商誉的实质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独特资源组合,这种资源组合可以结合其它可辨认资源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因此,对于自创商誉的认识除了考虑要素形态外,也应注重其实质。 二、自创商誉的确认
自创商誉这种独特的资源组合该如何确认呢?下面将从会计准则制定、资产确认标准、会计确认原则三个角度分析是否确认自创商誉。
1.会计准则制定。我国企业会计目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沃克教授认为,“探究概念框架”用的是“目标/准则的方法”,“探究会计原则”用的是“假设/原则的方法”。现在各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总体上基本一致。基本思路是考虑到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假定条件,为了达到财务会计的目标,便产生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的要素和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等一系列基本概念,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多层次,内在协调的整体。对于自创商誉的研究也应按照这样的思路。
杜兴强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商誉与企业价值成正相关,这也证实了商誉对决策的价值。也有学者认为商誉披露与否与信息使用者决策无关,理由是信息需求者可以从企业的收益水平和行业的收益水平去估算。理论上信息使用者可以自己去估算,但实务中信息需求者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层次不同,基于成本与效益原则,如果由更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当局提供财务信息,便能平衡利益各方的要求。会计准则的实质是多方博弈的结果,目的是使资源能合理配置,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