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量能课税”体现的税收思想是(B)
A.横向公平 B.纵向公平 C.普遍征税 D.受益原则
2.为避免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进一步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表明政府希望发挥税收职能中的( B )
A.财政收入职能 B.调节经济职能 C.稳定社会职能 D.监督职能 3.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D ) A.以直接税为主 B.以间接税为主
C.以直接税或间接税为主
D.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双主体结构
4.如果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是0.6,则表明这个国家( C ) A.社会分配比较平均 B.社会分配比较公平 C.社会分配严重不公 D.社会分配绝对平均
5.按课税对象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其税率形式属于(C)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弹性税率 6. 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是( A ) A.税收乘数 B.价格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D.税收弹性系数 7.在各种税率形式中,具有横向公平性,而且计算简便、便于征收和缴纳的税率形式是(B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差别比例税率
8.财政原则一般属于税收的首要原则。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原则的内容是(D )。 A.量能课税 B.税收法定主义
C.税收额外负担最小 D.税收收入弹性
9.-般而言,在税收原则体系中的首要原则是( D )。 A.效率原则 B.公平原则 C.法治原则 D.财政原则
10.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实际上体现的税收 原则是( B )。
A.财政原则 B.公平原则 C.效率原则 D.法治原则
11.税收收入总量受多种因素决定和影响,其中起决定性和基础性影响的因素是( A )。 A.经济因素 B.政策因素 C.征管因素 D.税收遵从度
12.税务机关在确定重点税源监控对象时,一般以全体纳税人为对象,其确定依据是( A )。 A.当年纳税人实际完成税收情况 B.上年纳税人实际完成税收情况 C.当年税务机关税收实际完成情况 D.当年税务机关税收计划下达情况
13.我国现行税制划分为货物与劳务税、所得税、财产及行为税等三大类税种,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D )。
A.纳税人 B.税率
1
C.纳税环节 D.征税对象 14. 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是( A )。
A.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B.私有制的存在 C.公共需要 D.生产关系 15.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B )。
A.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B.私有制的存在 C.公共需要 D.生产关系
16.( C )首次从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制并按田亩征税,因而成为税收发展的里程碑。 A.赋税 B.徭役 C.初税亩 D.租庸调 17.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是( C )。
A.公平.效率.适度.法治 B.财政.公平.效率.法治 C.平等.确实.便利.节约 D.平等.明确.有度.节约 18.亚当?斯密的税收省费原则的含义是 ( D )。
A.收税要公平合理 B.税收要有可估性 C.税收制度要简易可行 D.税收管理的经济效果要好 19.税收的首要原则是( A )。
A.财政原则 B.公平原则 C.效率原则 D.法治原则 20.( B )是税收的本质体现。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有偿性 21.税收的根本目的是( A )。
A.公共需要 B.政治权利 C.剩余产品 D.生产关系 22.从理论上讲,税收的直接依据是( B )。 A.公共需要 B.政治权利 C.剩余产品 D.生产关系 23.税收的基本源泉是( C )。
A.公共需要 B.政治权利 C.剩余产品 D.生产关系 24.税收分配关系属于( D )。
A.公共需要 B.政治权利 C.剩余产品 D.生产关系 25.( A )是税收的基本职能。
A.财政职能 B.调节职能 C.监督职能 D.环境职能
26.税收保持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同步增长,体现的是( B A.收入充裕 B.收入弹性 C.收入适度 D.效率原则 27.政府财政充足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 B )。
A.税收负担能力的可能性 B.税收收入形式的规范性 C.税收收入比例的稳定性 D.税收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28.税收调节作用往往是利用( C )来实现。
2
)原则。 A.收入弹性 B.经济弹性 C.法律弹性 D.政策调整
29.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以商品为课税对象成为时髦,如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逐步发展成为主体税种,这时的税收具有明显的( B ) 特征。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
30.( A )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价值观在税收中的直接体现。 A.普遍征税 B.平等课征 C.量能课税 D.效率原则 31.税收弹性系数的合理区间是(D )。
A.0.6-1.0 B.0.6-1.2 C.0.8-1.0 D .0.8-1.2 32.税收纵向公平主要要求 ( A )。
A.主要体现负担能力均等 B.主要体现机会均等 C.主要体现税负均等 D.主要体现收入水平均等 33.税收程序法定原则更为关键和更为侧重的是( C )。 A.强调税收程序要素均须经法律加以规定 B.强调征纳双方均须依法定程序行事 C.强调征收机关要依法行政 D.强调纳税人要依法纳税 34.纳税权利本位主义表明,( C )是国家征纳权力配置和运作的目的和界限。 A.征收机关权力 B.征收机关义务 C.纳税人权利 D.纳税人义务 35. 纳税人纳税是否自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 A.税制与征管是否公平 B.税率的高低 C.税负的轻重 D.征管效率 36.税收额外负担是征税所引起的( D )。
A .税收行政成本增长 B.税收经济成本增长 C.市场调节效率下降 D.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37.税收效率原则不包括( A )。
A.资源配置效率 B.行政效率 C.经济效率 D.生态效率
38.税收生态效率是人们在21世纪对( B )在当代的理论创新。 A.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B.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C.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法治原则 D.税收效率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39.提高税务行政效率,控制行政成本的两层含义包括降低税收成本和( A ) 。 A.优化税收成本结构 B.降低税率
C.提高税率 D.完善税收政策
40.税务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调离税收工作岗位,并依法给予( B )。
A.行政处理 B.行政处分 C.行政处罚 D.经济制裁
3
41. 2014年6月,某公司因财务人员调动进行账目清理时发现有两笔收入用错了税率,多缴了税款,一笔系2012年1月的,另一笔系2010年7月的,马上向税务机关提出退税。根据规定,下述处理意见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B )。
A.2010年和2012年的多缴税款均可退还
B.2012年的多缴税款应当退还,2010年的不予退还 C.2010年的多缴税款应当退还,2012年的不予退还 D.2010年和2012年的多缴税款均不予退还 42. 2014年3月10日,某纳税人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撤销,其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法定时限是( A )。
A.3月25日前 B.3月31日前 C.4月10日前 D.6月10日前
43.某纳税人由于资金紧张,在缴税期限后15日才将当期应纳税款550000元缴纳入库,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务机关应加收其滞纳金( C )元。
A.41250 B.16500 C.4125 D.1650
44.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期限是30日,该期限的起算日是企业( D )。 A.召开成立大会之日 B.营业执照上注明之日 C.申请工商登记之日 D.领取营业执照之日
45.企业注销时,办理注销工商登记和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顺序是( B )。 A.先办理注销工商登记 B.先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C.注销工商登记和注销税务登记同时办理 D.由企业自行选择办理顺序
46.在税务检查中,税务机关需要调回当年的账簿资料进行检查,正确的程序是( B )。 A.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B.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
c.可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稽查局局长批准 D.必须在60日内退还
47.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可以依法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有权批准延期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是( A )。
A.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B.设区的市、自治州、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C.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D.税务所
48.税务机关调回纳税人以往年度资料进行检查,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整退回。该期限是( B )。
A.1个月 B.3个月
C.30个工作日 D.90个工作日
49.( A )管理是强化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是优化税务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
A、专业化 B、科学化 C、精细化 D、信息化 50.纳税人申报纳税后,按照初步审核、( D )、实地核查的方法,加强纳税评估。 A、账簿审核 B、资料审核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