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A 18.【答案】B 19.【答案】C 20.【答案】D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C 24.【答案】B 25.【答案】B 26.【答案】D 27.【答案】D 28.【答案】C 29.【答案】A 30.【答案】B 31.【答案】A 32.【答案】A 33.【答案】C 34.【答案】C
35.【答案】D 36.【答案】C 37.【答案】B 38.【答案】C 39.【答案】A 40.【答案】A 41.【答案】D 42.【答案】A 43.【答案】A 44.【答案】C 45.【答案】B 二、材料分析题
46.【答案】(1)政治: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文献:英国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美国是1787年宪法。
(2)说明:总统只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有任期限制。
(3)特征:选举制;议会制;权力制衡;政党政治。
47.【答案】(1)思想:采用武力方式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原因: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专制制度的争权不利于社会稳定。
(2)因素:社会性质的差异;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差异;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否;专制思想是否根深蒂固;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
48.【答案】(1)特点:政治地位有所提高;拥有票拟之权,但没有决策权,也不负责执行;德性高尚、政治业务精湛;学识渊博,但品级较低;处理事务较为公平、客观。
意义:能够缓冲皇帝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的矛盾,协调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本质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变化:内阁从私密化转向公开化、正式化;从国王的御用咨询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过渡;内阁制度逐渐合法化。
不同:明代内阁没有行政决策权力,也不具备执行权,只是皇帝决策的咨询机构;英国内阁则逐渐演化成事实上的政府机构,掌握行政权,甚至可以影响议会。
49.【答案】示例一:主题:英国,从国王到议会(或从王权到代议或从专制到立宪)。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②1688说明:国王信奉君权神授推行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年光荣革命改变了国王权利的来源;③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④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正式“统而不治”,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再如:英国:从农业到工业;从手工生产到机器大工业等。 示例二:主题:中国,从计划到市场。
说明:①1978年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实行政企分开的企业制度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③20世纪90年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于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再如:中国:从半殖半封到独立自主、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从斯大林模式到改革开放等。
50.【答案】(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
背景:美国爆 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 (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 目的: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
(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