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习题参考答案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1、解答:(1)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第一,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四,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可概括为如下三点:其一,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其二,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其三,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即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
2、解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活动的后果。微观经济学表明,理解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假设个体追求其最大利益。所以,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应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假设。
所谓理性预期是经济当事人在有效的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 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用通俗的话说,理性预算假设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回准确地或趋向于预算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选择迅速进行调整,使相应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或趋向于相等。
自然率假说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 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3、解答:一个典型企业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
* yi?h(Pi?P)?yi
其中yi为企业的产量,Pi为其产品的价格,P为价格水平,y*i为企业的潜在产量,h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偏离的一种反应,h>0
用Pe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P的估计,从而有:
yi?h(Pi?Pe)?y*i………………………………………………………..(1)
进一步地,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假定按下式进行:
?)?P?Pe?b(Pi?P……………………………………………………………..(2)
上式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社会的有关机构预测并
?;另一部分是企业根据其经验对预测值P?的调整,参数b为调整系数。公布的价格预测值P
将(2)式代入(1)式并整理,得:
……………………………………………………..(3) yi?h(Pi?P)(1?b)?y*i 从整体上看,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对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设整
个经济的生产有个像企业的企业组成,则经济的总供给函数变为
?)(1?b)?y* y?nh(P?Pi(3)式即为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其中为总产出,P为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为经济的潜
在产量。卢卡斯总供给函数表示,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经过系数的合并,卢卡斯总供给函数通常写为:
y?y*??(P?Pe)
其中参数??0, Pe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4、解答: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可以从图1—70推导出来。
其中,(a)图中的Nd和Ns分别劳动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它们都是实际工资W/P的函数。然而,在事实上,劳动的需求方面所支付的和劳动者所得到的只是货币工资。因此,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必须使用一定的价格指数P去除货币工资才能得到实际工资W/P。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厂商在决定他所支付的实际工资的大小时,应该用厂商的产品价格去除以货币工资。因为,本书的微观部分已经说明,对厂商而言,只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代表劳动给厂商带来的利益)大于他为了这一劳动而必须支付的代价(即劳动的实际工资),他便会增加雇用的人数一直到代表利益的边际产品与代表的实际工资相等时为止。这就是说,每一行业的厂商都会使用本行业产品的实际价格去计算他所支付的工资的大小。既然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全部都由厂商所经营,那么,厂商整体必然会用实际存在的价格指数或水平P去计算实际工资。从供给方面来看,(a)图中Ns的当然也是实际工资W/P的函数。在劳动者用什么样的P去除W以便得到实际工资W/P的问题上,新凯恩斯主义认为,不论劳动者是否知道实际价格水平为多少,劳动的供给曲线所使用的P只能是在签定合同时他们所预期的价格Pe。
正是根据一定的 Pe 所以劳动者的代表(工会)才与厂商通过讨价还价以后达成工资协议(即规定货币工资W的大小),协议一签定,不论客观情况如何,双方必须遵守,这就是说,在合同期内,根据Pe 而决定的W是黏着不变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期间,实际价格水平却可以经常变动,而整个社会的厂商又是按实际价格水平P来决定对劳动的需求的。如果P正好等于Pe ,如(a)图中的Ns 所示,而Ndo 是根据与Pe 相等的P* 而作出的劳动需求曲线。由于P=Pe 所以Ns 和Nod 相交于Eo 点。该点表示的价格水平P和就业量N分别为P* 和充分就业的就业量N*。将其代入生产函数可得(b)图中的Eo 点,从而相应的充分就业的产量为y* ,于是在(c)图中即可找到与P* 和y*相对应的点Eo 。 点便为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的一点。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厂商雇用劳动的实际数量取决于W和 Nd的共同作用。例如,在工资合同期内,价格水平从P* 上升到P1 ,这时图中1—70(a)中的劳动需求曲线从Ndo 移动到N1d 。由于W* 已为合同所规定,不能改变,为了取得最大利润,厂商只能根据货币工资W* 和新的劳动需求曲线N1d 来决定雇用的劳动数量。有图1—70(a)所示,这时厂商实际雇用的劳动数量为N1 ,从而产出数量为y1 。于是,在图1—70(c)所示图中可得到与P1 和y1相对应的点D?。如果实际的P=P2 ,则Nd 曲线处于(a)图中的N2d 的位置。按照同样的步骤便可找到N2d 与W* 两线交点E2 所决定的N2,于是在(c)图中又得到F? 点。
总之,在工资具有刚性或粘性的情况下,从不同的P可得到不同的N,根据这些不同的N便可在(b)图中得到不同的 从而可在(c)图中找到不同的点,用一条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到图1—70(c)图中的曲线ASK,这便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
曲线。
W W* O W y1 y* y2 O
P P1 P* P2 O
N2d N0d N1d Ns E2 E0 E1 N2
N* (a)
N1
Eo 生产函数 N2
N* (b)
N1
ASL ASK F? Eo D? y2 y* (c)
y1
5、解答:这一问题最先由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在1997年提出。简单地说就是,决策者(政府)开始实施一项最优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下一阶段回出现使决策者改变计划的动机,即今天的决策不在适合明天了,这就出现了时间的不一致性。特别地,有时决策者能够通过前后不一致把事情做得更好。
6、解答:附加预期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为:
???e??(u?uo)
eeP-1 为上一期价格水平的对数, 用P-P-1代替?,P-P-1代替?,其中P为价格水平的对数,
Pe 为预期价格水平的对数,上式化为:
即
P-P-1=Pe-P-1??(u?uo)??(u?uo)?P-P1(y?y*) ae
另一方面,根据奥肯定理有:
??(u?uo)?将上式代入(1),经整理,得:
y?y*?a(P?Pe)
(2)式即为所求的总供给曲线,其中 y为总产量 ,y*为潜在产量。
7、解答: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而适应性预期只是表明,人们在形成对现期的预测价格时,要考虑上一期的预测误差,当上一期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时,对下一期的预期价格要相应地减少;反之,则相应增加。
8、解答:价格粘性是指价格不随总需求的迅速变化。价格粘性的重要性在于:价格是否有粘性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市场能否出清的问题,即市场机制是否有效的问题。价格有粘性时,市场不能出清,市场机制失灵,只有政府干预才能纠正市场的无效性。
9、解答: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依赖于厂商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如果工资削减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引起单位劳动成本的提高。为了保持效率,厂商愿意支付给工人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效率工资是指努力对工资的弹性为1的时候的工资。在这个工资水平上,能使劳动效率达到最高。在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中,效率工资是一种解释工资粘性的重要理论。 10、解答: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虑是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并结合长期劳动合同的交错性质来说明的,如图1—71所示。
假定经济起初位于总需求曲线ADo和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ASKo 的交点上,这时价格水平为 Po,实际收入为yo 。假定经济受到总需求冲击,例如,由于企业对将来收入的预期发生变化而减少了投资需求,全球经济的萎缩使净出口需求减少,增税,政府支出减少,或货币供给的减少等引起了总需求的减少,反映在总需求曲线上,则是总需求曲线从 ADo向左移动到AD1 。
现在假定劳动市场的工资合同为期3年,且每年都有合同数的1/3数量的合同需要重新签订。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当总需求曲线移到AD1后,实际收入下降到y1 ,价格水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