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轮扣式支撑架支模体系的施工应用技术 - 图文
轮扣式支撑架支模体系的施工应用技术
(郭清如)
【摘 要】模架安全问题已成为建筑界主要安全事故,人员及财产伤亡巨大,已然成为施工单位无法承受之伤,且模架施工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全工程的工期及经济效益,模架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外观质量及社会效益,因此解决模架问题是我们建筑业首要面临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轮扣式支撑架 应用 技术
本论文所讨论的模架是采用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且用方管代替传统的方木,不管是在安全上,还是经济、环保等方面都做的比较突出。
1.工程概况
甘肃平凉城区明德小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3#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层高2.9米,地上十二层,层高均为3.6米,本工程所采用的支模方式为方管代替传统的方木,支撑体系采用轮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
2.方管及轮扣式支撑架支模体系构造
2.1轮扣接头是多功能轮扣式脚手架的核心部件,由轮扣、横接头、钢管组成。立杆每隔0.6、1.2、1.6米(规格不同)焊接一只轮扣,横杆上两端各焊接一只横插头,连接时把横杆端头的横插头插入轮扣上相应的孔内(附图2.1-1),由于设计上的特点,只要用铁锤敲击横插头即可锁紧,横杆上加载荷时,锁紧更可靠。每只轮扣上可同时插接四只横杆,四只横杆互为90度。
附图2.1-1 轮扣式支撑架节点图
2.2、用同尺寸的方管代替传统的方木。方管尺寸统一、误差小,且方刚材质稳定,几乎无损耗,周转率大大提高,不仅节约了项目成本,也响应了国家提倡的绿色施工,尽量避免使用木材而间接保护了环境,为社会做贡献。
附图2.2-1 用方管代替传统方木 3.施工工艺流程
柱:搭设安装脚手架→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安装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办预检。 墙:单块就位组拼安装工艺流程:
组装前检查→安装门窗口模板→安装第一步模板(两侧)→安装内楞→调整模板平直→安装第二步至顶部两侧模板→安装内楞调平直→安装穿墙螺栓→安装外楞→加斜撑并调模板平直→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
板:搭支架 → 测水平→摆主梁→ 调整楼板模标高及起拱 → 铺模板 → 清理、刷油 → 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 梁:弹梁轴线并复核 → 搭支模架→调整托梁→摆主梁→ 安放梁底模并固定 → 梁底起拱 → 扎梁筋 → 安侧模 → 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 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 → 与相邻模板连固。 4.轮扣式支撑架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4.1、搭设方法:定位--安放垫板--锤击固定--循环作业-检查作业--完成搭设--安纵横龙骨,铺胶合板。
4.2.安装方法:安装组合的时候将横杆插头对准立杆上扣盘的定位孔插进去,用铁锤敲紧,使横杆插头上的弧形面与立杆表面贴紧。 4.3.拆卸流程:卸托--反向敲击松动--循环作业--按规格存放。 4.3.搭设速度和工作效率比:比较碗扣式脚手架搭设速度比例是6-8倍。
附图4.3-1 轮扣式支撑架
4.4在铺设安纵横龙骨,铺胶合板时,节点处采用同规格的方木固定。 5.施工工艺特点
轮扣式支撑架体属于新型脚手架的一种,目前尚无技术标准和规范,在国内建筑市场实际投入使用时间不长,但其技术已达先进水平。其本身具有优缺点: 5.1、优点:
5.1.1轮扣式钢管支撑架相对于顶木支撑支撑体系,更为安全可靠,相对于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碗扣式支撑架、门型式支撑架等来说,操作比较方便。
5.1.2轮扣式钢管支撑架具有经济、工作可靠、搭设灵活、方便、尺寸不受限制、适应性强等特点。
5.1.3脚手架具有基本构件少,架设及拆卸作业方便快捷,横杆、斜拉杆与立杆连接,用一把铁锤敲击楔型销即可完成搭设与拆除,施工速度快,功效高,减少作业时间,加快周转,减少项目一次性投入。 5.1.4全部杆件系列化、标准化、便于仓储、运输、堆放,减少三钢工具的丢失和损耗。
5.1.5轮扣式钢管脚手架一般与可调底座、可调托座以及连墙撑等多种辅助件配套使用。
5.1.6方管代替方木,其刚度大、材质稳定,周转次数高、损耗率小,节约成本;
5.1.7方管可回收利用,污染少。 5.2、缺点:
5.2.1立杆间距尺寸固定,有时不符合房间尺寸模数,支模方式不灵活; 5.2.2采购方管,一次性投入较大,加大项目开工初期的资金压力。 6、方钢及轮扣式支撑架支模体系使用效果 6.1.质量使用情况
采用方刚及轮扣式支撑架支模体系,使工程观感质量得到进一步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