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5:07:25

②说来话长。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区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评价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③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④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⑤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会强调伦理美德与实践智慧,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会强调“仁义礼智”或“心之四端”,为什么康德会把“可普遍的道德立法”列为理性行为者的自由本质,为什么宗教家往往设计一些经由道德实践而获得解救的修行之途。因为他们都试图表明,在推动人类走向崇高、臻于卓越的过程中,道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⑦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可用于说明“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那就是“脆弱性论证”。与“崇高性论证”相比,后者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

第1页(共1页)

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原因在于,就其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⑧所以,功利主义者会强调道德对于趋利避害的基本人性的遵循与束缚,启蒙思想家会强调各种社会契约的设计及其合理性,而那些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则试图证明,我们这种“讲道德”的人类的存活与繁荣,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在生存竞争中胜过了那些“不讲道德”的物种或人种罢了。

⑨两种论证并非决然分隔。在回答“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时,它们只是不同侧重的回答方式。对于许多影响深远的道德理论而言,其答案的内容往往兼而有之。在一个思想偏好日趋多元、文明互动日趋频繁的现代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从而展现道德哲学的魅力。

(有删改)

(1)第④段中“一体两面”在文中具体是指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和“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看似问了两个问题,其实问的是同一个内容,即人讲道德的原因 。 (2)第④段是如何证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3)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C

A.如果我们讲道德,那么我们能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 B.“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是所有伦理学家都曾回答过的。 C.相关论证方案并非只有“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 D.诠释道德,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比功利主义者更加客观。 (4)下列不符合本文关于“崇高性论证”阐述的一项是 A A.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B.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C.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D.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第1页(共1页)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首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重点阅读词语所在的段落和前后相关语境,捕捉该词语的含义。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推断能力。本题要求选出能依据文意作出的一项推断,也就是说有三个选项依据文意是推断不出来的。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要将选项的分析内容,带入选文比对理解。

(4)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逐段概括文段大意,归纳合并,划分层次。表述时每层前面加上表示思路的衔接词,抓住能表明层意的关键词句概括。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之类的词。

【解答】(1)“一体两面”字面意思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结合语境,谈的是关于人要不要讲道德的问题,作者生出的两个具体问题是,“人为什么要讲道德”和“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这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是统一在同一个内容里,都是探讨人讲道德的原因。

(2)细读该段内容。该段内容先运用“人类并非天生完美,会受利益、人情等影响”等事实论据,来证明人类并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要讲道德的。而人类之所以讲道德,那是人类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的后果。以此证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3)A.意思是说只要讲道德,就能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文中第二节只是说“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并不代表只要讲道德,就能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B.“是所有伦理学家都曾回答过的”说法太绝对。文中第三节是说“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所有”并不等于“全部”。C.第9节“我们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能推断出“相关论证方案并非只有“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说法正确。D.“受

第1页(共1页)

进化论影响的学者比功利主义者更加客观”分析有误。第8节“功利主义者会强调道德对于趋利避害的基本人性的遵循与束缚”表明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的观点比较客观。“而那些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则试图证明,我们这种‘讲道德’的人类的存活与繁荣,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在生存竞争中胜过了那些‘不讲道德’的物种或人种罢了”表明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的看法主观性比较强。故选C项。

(4)A.“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社会契约道德观。不是道德的“崇高性论证”。故选A项。

(5)文章开头,第一节直接亮出话题“人为什么要讲道德”。第二节用数千数万年来“讲道德”在建立人际关系、伦理秩序、社会预期上有其作用的事实回答“人为什么要讲道德”。第三、四两节反思“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推论出的结果是人类延续多年的“讲道德”是人反思和选择的结果,而非“天生地”或“必然地”。第五到第九节以“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两种论证方案表明人为什么更愿意选择“讲道德”。继而通过反向追问推论出。 答案:

(1)“人为什么要讲道德”和“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看似问了两个问题,其实问的是同一个内容,即人讲道德的原因。

(2)以人类并非天生完美,会受利益、人情等影响的一般事实证明了人类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讲道德的。据此推论,人类如果讲道德,那一定是经过权衡、反思之后选择的结果。从而证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3)C (4)A

(5)本文开篇直接抛出论题﹣﹣人为什么要讲道德;然后以数千数万年来“讲道德”在建立人际关系、伦理秩序、社会预期上有其作用的事实回答了论题;继而通过反向追问“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推论出人类延续多年的“讲道德”是人反思和选择的结果,而非“天生地”或“必然地”;最后以“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两种论证方案表明人为什么更愿意选择“讲道德”。

【点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类题型考点包括:1、辨识议论文的结构方式2、给议论文划分段落层次;3、解说议论文的行文思路;4、归纳段落与部分的论述要点;5、辨识论证方法,具体方法有:抓住点示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

第1页(共1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②说来话长。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区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评价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③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④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