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
贵州省教育基础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
《用“情景—问题”教学思想改造传统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余庆县龙溪小学 彭德江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生成历程。如何把数学学习变成学生愉快的精神生活,如何让教师不滥用情境,积极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堂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将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本课题于2011年5月正式开题,预期到2013年7月结题,历时两年,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前阶段概况:
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使我在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更加有效,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和教师能够将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替代的。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湮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课堂中往往创设一个情境后,看似热闹的课堂却好象少了些数学味。有时老师往往想标新立异,把教材中的情境进行刻意地改动,但又把握不准教材的意图。这个问题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能依据课程理念,积极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效”情境,更多时候是想当然的,把教材中的情境进行刻意地改动但又把握不准教材的意图;不知如何“有效”地呈现生活情境,发挥学习情境应有的作用。
因此,本阶段要通过研究,使我们的教师逐步把课题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效的情境,使我们的课堂有新的起色,并引导老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前阶段,我和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素质有很大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课研,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情境教学的理论框架》、《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等,这些学习使我们明确了“课堂教学”、“问题”及“情境”等概念的界定,明确了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一些基础理论。我还参加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数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改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开展专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形式,每次活动实行点名制度,学习的过程中组员必须进行学习笔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
(2)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正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所在。我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近一年来,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从教育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通过课题研究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积极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 3、对情境创设的认识: (1)情境创设要有现实性
“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因为教学的需要而随意捏造情境。创设情境要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因为“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
(2)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猜想和验证、思考和分析、归纳和抽象等数学活动的开展,经历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解决问题到进一步应用和拓展数学化的全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在数学教学中,材料和活动的情境创设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3)情境创设要有探究性
教育家曾经说过认为,教学的本质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和活动,应该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力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反思
反思一年多的研究过程,我们的体会颇多。第一,本课题的研究在所有数学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问题情境创设”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全面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第二,对本课题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 “教师”的角度,更主要的是要加大力度进行“学生”方面的研究,即对“学生参与”的研究还需更全面、更深入。第三,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比较好地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但我们感觉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方面还需加大监控力度,以进一步做好质的研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