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些?
10、简述猪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的症状和病变特点。如何防制本病?
11、禽沙门氏菌病包括哪几种类型的疾病?禽副伤寒在公共卫生上有什么重要性?
12、雏鸡白痢病发生于多大日龄的鸡?其症状和病变特点有哪些?如何防治? 13、畜禽发生巴氏杆菌病后往往找不到外来的传染源,为什么? 14、猪急性型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和病变特点是什么?如何防制? 15、急性禽霍乱有哪些特征性症状和病变?如何防治? 16、如何防制家畜布鲁氏菌病?
17、人类如何防止布鲁氏菌病的自身感染? 18、如何防制乳牛结核病?
19、炭疽的病性特点有哪些?本病发生后如何扑灭 20、急性猪瘟在症状和病变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21、破伤风的病性特点是什么?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防治破伤风? 22、迟发性猪瘟的症状和病变有何特点? 23、如何预防和扑灭猪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四章 猪的传染病 (一)目的与要求
l、掌握各个猪的传染病的病性特点 2、掌握各个猪的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3、掌握各个猪的传染病的症状和病变 4、掌握各个猪的传染病简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5、掌握各个猪的传染病的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6、相似症状和病变的猪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介绍猪丹毒、猪梭菌性肠炎、猪痢疾、猪支原体肺炎(气喘病)、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病原、致病机理、流行病学、症状、病变、诊断及防制措施。
重点、难点
13
重点按每个猪的传染病分述,难点为相似症状和病变的猪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第一节 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多发于3-12月龄的猪。
特点:急性型:急性死亡呈败血症状,全身可形成紫斑。 亚急性型:皮肤疹块。
慢性型:心内膜炎、关节炎,会发展为皮肤坏死,脱落。
重点:
1、 猪丹毒的症状和病变 2、 猪丹毒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第二节 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
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发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主发于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少发,发病率20-100%不等。
重点:
1、 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 2、 猪梭菌性肠炎的症状和病变 3、 防制要点 第三节 猪痢疾
本病曾称为血痢、黏液出血性下痢或弧菌性痢疾,先称为猪痢疾。 猪痢疾是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其病原为猪痢疾蛇形螺旋体。
重点:
1、 猪痢疾的流行病学特点 2、 猪痢疾的症状和病变 3、 猪痢疾的诊断方法 4、 猪痢疾的防制要点 第四节 猪气喘病
猪气喘病,亦称猪支原体肺炎、猪地方流行性肺炎(swine enzootic pneumonia),后来又称霉形体性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病,多呈慢性经过。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特别是南方猪种和进口猪到北方养殖极易发病,新疫区疫病爆发的初期,怀孕母猪死亡率较高,后期和老疫区主要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死亡多,本病多发生于寒冷、潮湿、气候聚变时,另外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
14
对本病的发生影响很大,有继发感染时死亡率很高,本病除侵害呼吸道外,还是一种免疫抑制病,会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疫苗的免疫功能低下,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还会继发其他的一些疾病,这种病有时被称为“背景病” 。
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变的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
重点:
1、 猪气喘病的症状和病变 2、 猪气喘病的防制要点
第五节 猪接触传染病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前称为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Haemophilus pleouopneuoniae简称HP)于1983年将其嗜血杆菌转入放线杆菌属后又称为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简称APP)。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的一种呼吸系统重要传染病。各国均有发生。 本病主要引起猪的一种伴有胸膜炎的出血性坏死肺炎,多呈最急性或急性病程而迅速致死, 可发生任何年龄的猪只,但以3月龄仔猪最易感,是当代国际公认危害现代养猪业五大重要传染病之一。尤其在集约化养猪场一旦发生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重点:
1、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培养特性 2、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和病变 3、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防制要点
第六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鼻炎、 鼻甲骨萎缩、鼻梁变形及生长迟缓。以2—5月龄仔猪最易感染。我国以往无此病 ,由于种 猪进口检疫不严,现也有散发病例。
重点:
1、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 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和病变 3、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依据 4、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制要点
第七节 猪瘟
自188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本病后,百余年来猪瘟在世界上各养猪国家
15
都有不同程度流行的报告。
1984年,国际兽疫局(OIE)规定了新的动物传染病分类法,将一些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动物和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严重影响的传染病例为A类。本病即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是国际检疫的重要对象。
猪瘟在我国不知从何时开始发生,据1935年的调查报告,我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有猪瘟发生,经济损失巨大。
特点:高热稽留,全身性的出血,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常常为急性,也有慢性的。
重点:
1、 猪瘟的持续感染在流行病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2、 猪瘟的症状和病变 3、 猪瘟的诊断方法
4、 猪瘟的免疫程序及防制要点
第八节 伪狂犬病
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表现神经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但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症状,无奇痒。
重点:
1、 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2、 伪狂犬病的症状和病变
3、 伪狂犬病与引起流产的其他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4、 伪狂犬病的防制要点
第九节 细小病毒感染 重点:
1、细小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1、 细小病毒感染的症状和病变
2、 细小病毒感染与引起流产的其他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3、 细小病毒感染的防制要点 特点:
1、胚胎致死性感染和死亡。 2、母猪无可见临床症状
3、血清阴性的母猪在妊娠半期经口、鼻感染,随 后在胎儿形成免疫应答以前通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