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重点税源监控报表填报说明
84.已缴土地增值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土地增值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查补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土地增值税额。
85.应纳房产税:
按“应交房产税”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包括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房产税,或按纳税申报表的有关项目填写。
86.已缴房产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房产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查补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房产税额。
87.应纳车船税:
按“应交车船税”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包括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车船税,或按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项目填写。
88.已缴车船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车船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查补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车船税额。
89.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按“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包括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或按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项目填写。
90.已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查补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城镇土地使用税额。
91.已缴个人所得税:
指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合伙企业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包括因清欠、多缴、查补所产生的税额。本指标由注册类型为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
33
合伙企业的纳税人填写,其他企业代扣代缴企业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栏目反映。
92.已缴车辆购臵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车辆购臵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查补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车辆购臵税额。
93.已缴印花税(不含证券印花交易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印花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查补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印花税额和证券印花交易税额。
94.已缴契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缴纳的契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查补所产生的税额。
95.已缴耕地占用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缴纳的耕地占用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查补所产生的税额。
96.已缴烟叶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缴纳的烟叶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查补所产生的税额。
97.已缴其他税收(含滞纳金及罚款收入):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除上述各税以外的税额。包括上述所列税收中已缴的各项罚没入库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收入。
(七)代扣代缴各项税收指标 98.代扣代缴增值税:
指本期实际缴纳的代扣代缴增值税。 99.代扣代缴消费税:
34
指本期实际缴纳的代扣代缴消费税。 100.代扣代缴营业税:
指本期实际缴纳的代扣代缴营业税。 101.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
指本期实际缴纳的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 102.代扣代缴证券交易印花税:
指本期实际缴纳的代扣代缴证券交易印花税。 103.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额:
指本期实际缴纳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04.其中:代扣代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指本期实际代扣缴纳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额。其中,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
105.其中:代扣代缴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 指本期实际代扣缴纳的代扣代缴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额。其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是指个人的存款利息(国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开始取消利息税)、货款利息和购买各种债券的利息。股息,也称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据股份制公司章程规定,凭股票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资利益。红利,也称公司(企业)分红,是指股份公司或企业根据应分配的利润按股份分配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股份制企业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的股票面额为收入额计税。
35
106.代扣代缴其他税收:
指本期实际缴纳的代扣代缴其他税收。 (八)各项收费指标 107.已缴教育费附加: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教育费附加,包括因清欠、查补、多缴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教育费附加。
108.已缴地方教育费附加: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地方教育费附加,包括因清欠、查补、多缴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教育费附加。
109.已缴文化事业建设费: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包括因清欠、查补、多缴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110.已缴社保基金:
指企业本期实际缴纳的社保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各项保险。(注:本指标填报的是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全部社保基金,而不是由税务机关代收的社保基金)
111. 已缴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除上述各项收费以外的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指行政事业单位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的收费)。
112.已缴其他收费: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除上述各项收费以外的收费。 (九)其他指标
113.电力消费量(万千瓦时,1度=1千瓦时):
填写企业本期用于生产经营的实际耗电量(填报单位:万千瓦时,
3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