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选修3---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知识点汇总教学提纲
(3)原子跃迁假设(针对原子的线状谱提出):
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会放出光子。电子吸收光子时会从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
hv?E初-E末。
注:电子只吸收或发射特定频率的光子完成原子内的跃迁。如果要使电子电离,光子的能量 与氢原子能量之和大于等于零即可。
3、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玻尔模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引入了量子概念(提出了能级和跃迁的概念,能解释气体导电时发光的机理、氢原子的线状谱),局限之处在于它过多地保留了经典理论(经典粒子、轨道等),无法解释复杂原子的光谱。 4、现代原子模型: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对于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在一个确定时刻其空间坐标与动量不能同时测准,是
这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
提出的著名的测不准原理。现代量子理论认为电子的轨道只能用电子云来描述。
〖针对性训练〗
1、对?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有:( ) A.实验器材有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显微镜 B.金箔的厚度对实验无影响
C.如果不用金箔改用铝箔,就不会发生散射现象; D.实验装置放在空气中和真空中都可以
2、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3、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两个具有相同能量的?粒子,从不同大小的角度散射出来,则散射角度大的这个?粒子( ) A.更接近原子核
B.更远离原子核.
D.受到原子核较大的冲量作用
C.受到一个以上的原子核作用
4、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图中的圆点代表?粒子散射实验中的原子核,带箭头的曲线代表?粒子的径迹,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6、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在?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7、用光子能量为E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停止照射后,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
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①hν1;②hν3;③h(ν1+ν2);④h(ν1+ν2+ν3) 以上表示式中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④正确
8、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设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n?1。 A.2200 B.2000 C.1200 D.2400
9、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量为E1??13.6eV,问:
(1)氢原子在n =4的定态时,可放出几种频率的光?其中最小频率等于多少Hz? (2)若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此原子?
10、对于基态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能吸收10.2eV的光子 B、它能吸收11eV的光子
C、它能吸收14eV的光子 D、它能吸收具有11eV动能的电子的部分动能 11、设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某激发态的能量为E,则当氢原子从这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
时,所________________(填“辐射”或“吸收”)的光子在真空中的波长为________。
12、一些氢原子都处于量子数n=4的激发态,这些氢原子在能级跃迁时 (1)能释放出多少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2)在这些光子波长中的最小值是多少?请画能级图来回答这些问题
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