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教师版 - 图文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教师版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3:46:08

朔城区一中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编制:景华府 审核: 王淮胜 张瑞 时间:2014-6 编号:1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2课时 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

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能够正确画出热力环流图。

姓名: 班级: 【基础知识梳理】(阅读必修一P29~P31内容,完成填空,并用红笔在课本上标出)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

2.热力环流的形成

【问题探究】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度间的热量差异。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海陆风

①成因:白天在太阳照射下, 陆地 增温快,气温比海面 高 ,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 高 ,空气由 陆地 流入 海洋 ;近地面陆地形成 低 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 低 ,加之因有空气流入形成下沉空气,形成 高 气压,使下层空气由 海洋 流入 陆地 ,形成 海风 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成 陆 风。 ②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1

朔城区一中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编制:景华府 审核: 王淮胜 张瑞 时间:2014-6 编号:15

(2)山谷风

①成因: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 谷 风(如左图)。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 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 山 风(如右图)

②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热岛环流

①成因: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 高于 郊区,形成“城市 热 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 上升 ,在郊区 下沉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 城市 风。

②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典例剖析】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下面“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在沃克环流中 ( ) A.甲地为高压 B.乙地为低压

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 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2)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 ) ①秘鲁沿海 ②我国南方 ③北美南部 ④印度尼西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首先明确沃克环流是一个呈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西岸气流上升,为低压,东岸气流下沉,为高压。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西岸沿海如印尼和我国南方降水可能增加,而东岸如秘鲁、北美南部会变得更加干旱。 答案 (1)C (2)D 【实战演练】

1..右图中,a、b、c、d四处气压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C )

A.a>b>c>d B.b>c>d>a C.d>a>b>c D.c>d>a>b

2

朔城区一中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编制:景华府 审核: 王淮胜 张瑞 时间:2014-6 编号:15

2013年“十一”长假期间,李丽同学随父母来海滨旅游。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 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2~3题:

2.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B)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如果李丽头发向后飘起仅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可能发生在乙图中的哪个时间段(B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4.下图为对流层大气等压面垂直分布图,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D)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2011 年潍坊模拟)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气流的名称是(C ) A.海陆风

B.焚风 C.山谷风 D.季风

6.图中气流发生的时间是( A )

A.左图发生在白天,右图发生在夜晚 B.左图发生在夜晚,右图发生在白天

C.左图发生在冬季,右图发生在夏季 D.左图发生在夏季,右图发生在冬季

7.(2011 年广东六校联考)图 为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则横坐标最不可能代表的是(B)

A.建筑总面积 B.城市绿地面积 C.工业化程度 D.人口数量

3

朔城区一中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编制:景华府 审核: 王淮胜 张瑞 时间:2014-6 编号:15

8.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________天气, ________地。

(3)判断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 区的是________地。 (4)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弯曲状况。

答案 (1)甲>乙>丙>丁。 画图略(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2)乙 阴雨 甲 (3)西南风。 甲

(4)略(与近地面弯曲方向相反)。

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朔城区一中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编制:景华府 审核: 王淮胜 张瑞 时间:2014-6 编号:1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2课时 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 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能够正确画出热力环流图。 姓名: 班级: 【基础知识梳理】(阅读必修一P29~P31内容,完成填空,并用红笔在课本上标出)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2.热力环流的形成 【问题探究】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